客更了解我们的冬桃。”
林风看着苏晓棠充满期待的眼神,心里暗暗为她高兴。他拿出相机,对着园区的新变化按下快门,想要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可就在这时,苏建国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他叹了口气说:“林风啊,虽然现在情况好了很多,但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个麻烦。”
林风疑惑地看着苏建国,苏晓棠也收起了笑容,轻声说:“是关于冬桃的品种。最近,我们发现有几家外地的果园也开始种植冬桃了,他们的品种和我们的很像,但是价格比我们低很多,抢了我们不少客户。爸爸说,要是我们不能尽快培育出更好的品种,以后可能就没竞争力了。”
林风听了,心里也沉甸甸的。他知道,对于冬桃园林来说,品种是核心竞争力,要是失去了这个优势,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他看着苏建国和苏晓棠焦虑的神情,坚定地说:“苏叔,晓棠,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认识一位农业大学的教授,他是研究果树育种的,我可以联系他,让他来帮我们看看。”
春风渐暖,曾市冬桃园林里的桃树冒出了细密的花苞,粉色的花骨朵缀在枝头,像撒了一把碎钻。林风如约回到了这里,这次他不仅带来了新的摄影器材,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通过摄影界的朋友,联系到了国内知名的果树育种专家张教授,张教授愿意来曾市看看这片独特的冬桃园林。
得知这个消息时,苏晓棠正在给桃树浇水,手里的水桶差点落在地上。她激动地抓住林风的胳膊,声音都有些发颤:“真的吗?张教授真的愿意来?我之前在农业杂志上看到过他的报道,他培育的果树品种都特别好!”
林风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张教授后天就到。他说对咱们这能在零下十度挂果的冬桃很感兴趣,想过来研究研究,说不定还能帮咱们改良品种呢。”
苏建国更是激动得一宿没睡,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村民们把园林门口的路修得平平整整,还在值班室旁边收拾出一间干净的房间,准备给张教授当临时的研究室。
张教授来的那天,天气格外好。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仪器的黑色公文包。一进园林,张教授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他蹲在桃树下,仔细观察着桃树的枝干和花苞,时不时拿出放大镜查看,嘴里还念叨着:“不错,不错,这品种的耐寒性确实少见,枝干的木质化程度也很好。”
苏晓棠和林风跟在一旁,耐心地回答张教授的问题。张教授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