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出来后,王奶奶又带林风去了村里的小卖部。小卖部的老板是一位姓赵的大叔,他看到林风,热情地打招呼:“这不是王奶奶吗?这位是”“这是苏秀兰的儿子,叫林风,从城里来的,回来看看。”王奶奶介绍道。赵大叔一听,连忙说道:“哦,是秀兰的儿子啊!你母亲当年经常来我这里买东西,有时候是买几块糖,有时候是买一支笔。她每次来都特别有礼貌,还会跟我聊几句学习上的事情。”赵大叔一边说,一边从柜台后面拿出一个旧本子,“你看,这还是你母亲当年在这里记账的本子呢,她有时候钱不够,就会先记账,等家里有钱了再还。我一直没舍得扔,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她的儿子。”
林风接过旧本子,轻轻翻开,里面记录着母亲当年买东西的账目,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1985年3月5日,买铅笔一支,5分钱;1985年4月12日,买笔记本一本,2角钱”看着这些熟悉的日期和字迹,林风仿佛看到了母亲当年省吃俭用、努力学习的样子。他能想象到,母亲为了买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可能要省下饭钱,甚至要帮家里多干很多活。这本旧本子,不仅记录着母亲的生活开销,更记录着母亲年少时的艰辛和对知识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在王奶奶和李爷爷的陪伴下,走遍了青溪村的每一个角落。他去了母亲当年放过牛的山坡,去了母亲当年割过草的田野,去了母亲当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河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停下来,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仿佛能听到母亲的笑声,能看到母亲的身影。
在村里的一位老人家里,林风还看到了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母亲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一件蓝色的碎花衬衫,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林风第一次看到母亲这么年轻的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复印了一张,珍藏在自己的钱包里。他想让母亲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母亲的笑容。
随着对青溪村了解的不断深入,林风心中的痛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以前,他的痛是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自己以前不理解母亲的愧疚;而现在,他的痛中多了一份对母亲的敬佩和自豪。他敬佩母亲当年的勇气和坚韧,自豪自己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青溪村待了一个星期后,林风决定离开。他知道,母亲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也需要带着母亲的期望和爱,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不辜负母亲对他的付出。离开的那天早上,王奶奶和李爷爷还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