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您放心!保证不打草惊蛇!我这就去安排!”张根清补充道,语气斩钉截铁。
“好!”
安抚好供销社里浮动的人心,陈朝阳这才转身大步离去。
方才面对乡亲时的温和沉稳瞬间荡然无存,步伐迅疾如风,下摆被带起凌厉的弧度,周身散发出山雨欲来般的凝重与肃杀之气。
那两张假币,如同两块烧红的烙铁,深深烫灼着他的心——这不仅仅是两张假钞,这是射向新政权信誉根基的毒箭!
很快,县委会议室内,一场紧急会议被展开,此时气氛凝重。
陈朝阳居中而坐,面色沉郁。左边是被紧急从小汤山镇召回的副县长许明远、第三书记张文杰,右边是县公安局局长徐卫华。
长条会议桌两侧分别落座,秘书科长赵鹏、公安局政委梁海峰、副局长陈二牛、赵磊、武装部统战部副部长刘海伟、治安科长张大山、城关派出所长李虎、
民政科科长雷虎、工商科长许继伟、信用社行长赵明理,个个神情肃穆。对面是刚带着寒气赶到的供销社主任张根清。
桌上摊开的,是供销社上交的几份可疑纸币记录,以及收缴的实物——两张水印模糊的“一仟圆”假币,
一张相对挺括的“伍佰圆”假币,还有几张供销社内新收上来的、明显粗糙不堪的“一佰圆”、“贰佰圆”小票。
“情况紧急,大家都看到了。”陈朝阳开门见山,声音低沉,甚至没有过多对比,便径直开口,
“这不是孤立事件。初步看,假币至少分两种。”他拿起那几张最粗糙的“一佰圆”、“贰佰圆”假币,递给旁边的徐卫华:“卫华同志,你摸摸看。”
徐卫华接过来,粗粝的手指用力一捻,眉头立刻锁紧:“薄!脆!跟糊窗户的草纸一个德行!”他递给赵明理。
赵明理推了推金丝眼镜,指腹仔细摩挲边缘,又对着灯光看了看:“缺乏韧性,边缘起毛,甚至掉渣。印刷更是粗劣,线条糊成一团,套色完全不准。”
“没错。”陈朝阳用指甲在其中一张假币边缘用力一刮,“嗤啦”一声,纸屑如同劣质墙皮般簌簌掉落。
“看看这纸!别说流通,揣兜里走几步就能碎成渣!成本低得可以忽略不计。”他拿起一张真钞对比,真钞的厚重感与韧劲触手可及。
“目的很明确: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骗老百姓手里那点活命钱,专挑辨识能力最弱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02章便衣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