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农民和小贩下手,在集市这类监管薄弱的地方流通。
我给它取个名,叫‘鼠钞’——偷偷摸摸,钻营小利,危害暂时可控,但必须立刻掐死,不能让它扩散成灾!”
“来源?”许明远沉声问道,也拿起一张“鼠钞”捻了捻,脸上露出厌恶。
“关键在赵老汉。”陈朝阳指向记录,“他的假一仟圆来自南河沿大集。
供销社内部拿出的‘鼠钞’,也主要集中在南河沿、沙河这几个大集。
范围锁定在昌平本地几个最活跃的集市。行动重点:南河沿大集!”
“明白了!”徐卫华猛地起身,雷厉风行,“我马上安排!便衣立刻渗透进去,化装成赶集的、摆摊的、收破烂的!
把南河沿盯成铁桶!重点留意那些交易时眼神飘忽、收钱后匆匆离开的,特别是用大把崭新零钱买东西的!
还有集市周边那些犄角旮旯,废弃的院子、作坊,有没异常的机器声、油墨味!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陈朝阳补充:“根清同志,供销社各网点继续内紧外松,发现新的‘鼠钞’,记录来源特征,立刻报给卫华同志这边,形成交叉印证。
明理同志,信用社那边也悄悄筛,看看有没有‘鼠钞’混入库。注意,信用社的口风更要紧!”
“是!”
“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公安系统全都变的活跃起来。
南河沿大集,如同往日般喧嚣沸腾。叫卖声、牲口嘶鸣、讨价还价的嘈杂混着尘土与汗味,织成一张巨大的市井画卷。
然而,在这片看似寻常的热闹之下,无形的网已悄然撒开。
徐卫华站在集市外围一个不起眼的土坡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涌动的人潮。他身边站着几位精干的便衣,个个衣着朴素,神情却锐利如刀。
“都听清楚了,”徐卫华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眼睛给我放亮!耳朵给我支棱起来!重点盯:眼神飘忽、交易后急着走、特别是用大把新崭崭零钱买东西的主儿!
还有那些犄角旮旯,废弃的院子作坊,有没怪声怪味!发现任何蛛丝马迹,立刻报上来,不许打草惊蛇!”
“是!”几人低声应和,迅速散开,像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人流之中。
大集末尾,尘土味混着牲口棚的臊气格外浓烈。
卖针头线脑的老太太守着摊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02章便衣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