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委名义,正式下达调令:陈朝阳同志卸任在朝一切职务,立即回国,先以副主任的身份主持工作,一方面让他全面锻炼,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他此次错误的一个必要态度,同样兼装甲兵战术系主任。”
他特别看向儒雅长者,补充道:“另外,给中南局书记发个文,他是朝阳同志的老首长,带过他,了解他。
请他以个人名义,给陈朝阳去一封信。
话可以重一点,骂骂这个愣头青,信里不要光是批评,要有点老首长的温度。
既要敲打他,让他深刻认识到隐瞒不报的严重性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也要点拨他,告诉他组织的深意和良苦用心,告诉他新的岗位是多么重要,希望他不要背思想包袱,而是要把在朝鲜的经验教训,都变成建设真正现代化军队的砖石。
信里要让他知道,前方杀敌是功臣,后方育才同样是功臣,而且是功在千秋。让他把战场上的锐气,带到课堂上去
老首长的话,有时候比我们一纸命令更管用,更能说到他心里去。”
决议就此形成。
北平的视角,超越了单纯的愤怒和训斥,而是将这次事件置于更宏大的战略布局中,将其转化为一个期待已久的调整契机。
对陈朝阳的处理,是“保护性调动”和“建设性使用”,语言各具特色,或宏大深远,或周密细致,或朴实恳切,或精准务实,最终做出了看似平淡却影响深远的决定。
---
钢铁洪流正在蜿蜒南下的公路上持续推进,坦克、卡车的引擎轰鸣声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
队伍虽庞大,但在各级干部的指挥下,保持着严整的行军秩序。
为防止真还有敌特破坏,外敌袭扰陈朝阳部早在开拔前,严密的行军警戒方案就已下达:
前导侦察分队,在主力前方数公里处开路,侦察路况和敌情。
侧翼巡逻哨,在行军纵队两侧的高地、岔路布设瞭望哨和机动巡逻车。
各团、营自行组建内部警戒,负责本部队行军序列内的安全,严禁穿插。
师部所在区域由师直属警卫营、连重点防护,形成内层警戒圈。
在部队行军两个半小时后,陈朝阳就站在他的指挥车旁,引擎盖上摊开着作战地图,他正与参谋长王承柱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商讨着即将到达的预设休息区域和防空部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411章 命令到达(感谢读者大大的礼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