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过王副厅长,最后落回宋亚文脸上,态度无比诚恳:
“王副厅长和工业厅的同志们,是行家里手,我初来乍到,正该是我主动上门去学习、去请教才对。
这样,宋书记,明天上午,我准时到工业厅办公室报到,当面向王副厅长和厅里的同志们学习取经,也正好把工作交接了。
咱们新社会的干部,不兴摆架子,得脚踏实地,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宋亚文脸上的笑容瞬间有那么一丝极细微的僵硬,虽然很快化开,但眼底掠过的一丝惊讶和审视却没逃过陈朝阳的眼睛。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战将反应如此之快,政治语言如此老辣,不仅轻松解套,反而将了一军。
“哈哈,好,说得好!
朝阳同志觉悟就是高,反对官僚主义,就得有这种主动劲头!”
宋亚文反应极快,立刻顺着台阶下,笑容更加灿烂,仿佛刚才那个词从未带有任何别样意味,
“就按你说的办,王副厅长,回去通知下去,明天上午,迎接陈厅长哦不,迎接朝阳同志来厅里指导工作!”
“是,宋书记,陈厅长!”王副厅长连忙应声,腰杆不自觉地又挺直了几分,态度愈发恭敬。
他显然也捕捉到了两位领导之间那无声无息、却令人心悸的短暂交锋。
这绝非寻常的寒暄客套。
王正文心中暗凛。
一个是执掌省委日常的第二书记,一个是北平钦点、挟朝鲜赫赫战功而来,军政两握的“过江猛龙”。
双方这看似平淡的几句话,其间的政治敏锐度与言语机锋,远非他平日所见的那些官场套路可比。
这才是真正高层次的较量,含金量十足,没有半分虚头巴脑。
这两位,谁都不是易与之辈,更非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
自己先前那点因为主持厅务许久却最终被空降厅长取代而产生的不快与小心思,在这无声的惊雷面前,瞬间显得无比可笑和渺小,迅速被一种更为强烈的敬畏与谨慎所取代。
他的目光下意识、极其快速地瞟了一眼站在一旁始终面带微笑、却未曾再多言的省委第三书记吴可民。
吴书记方才主动交托担子的姿态很是诚恳,但此刻,他却像一口古井,深不见底,让人看不透他在这微妙的局面中究竟持何种立场。
“这汉东官场的水,怕是要因为这位陈厅长的到来,掀起新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442章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