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介绍总是带着鲜明的色彩:旧的、腐朽的过去与新的、蓬勃的现在对比,并时刻指向建设与改造的成就。
这既是对省情的介绍,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汇报和姿态展示。
陈朝阳安静地听着,目光掠过沈三生描述的每一处景观。
他看到的是更复杂的层面:秦淮河畔或许不再有歌声,但河水是否真的清澈?
机器局的老厂恢复了生产,但技术设备是否跟得上时代?
宏大的建筑换了主人,但其内部运行的效率如何?
沈三生的话语像精心修剪过的盆景,展现的是希望和成绩,而陈朝阳职业习惯却让他下意识地去寻找盆景之下那些未被言说的土壤和根须,那些真正的困难、瓶颈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他只是偶尔点头,简短回应:“嗯,改造力度很大。”“老厂子是根基,不容易。”“物尽其用,很好。”
这些回应礼貌而克制,让人摸不清他内心的真实评价。
沈三生看似谈兴甚浓,实则也在小心翼翼地从这些有限的回应中揣摩着这位新厅长的关注点和性格。
他发现,这位战场上来的领导,似乎对表面的繁华并不热衷,眼神更多停留在那些工厂、基础设施和有实际功能的建筑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447章 途中介绍(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