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更高效的协同。
这些恰恰是我最需要学习的。”
他并没有因为得到肯定而膨胀,反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将这种进攻精神与更严谨的技术、更可靠的体系结合起来。
这节课的后半段,陈朝阳完全抛开了教材。
他用朝鲜战场上一个又一个鲜活甚至血淋淋的例子,阐述速度、主动性、协同的重要性。
他讲到步坦协同中步兵脱节导致坦克被近距离摧毁的教训,讲到炮兵火力延伸时机提前一秒或延迟一秒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他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不断提出问题,引导争论,激发思考。
课堂时而寂静无声,只有他沉稳的声音和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
时而激烈辩论,学员们面红耳赤地反驳或补充对方的观点。
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许多学员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术推演和思想碰撞中,意犹未尽。
陈朝阳合上根本没有打开的讲义,做了最后总结:“同志们,装甲兵是未来的陆战之王。
但真正的‘王’不是钢铁本身,而是驾驭钢铁的、具有超前思维和主动精神的人。
我希望在这门课上,大家忘记职位,忘记资历,只思考一个问题: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455章 陆战之王是思维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