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见牙不见眼:“秦校长可是老教师了,带了二十年学生,错不了。”
林梧桐兴冲冲翻出林松柏带回来的花布:“明天就要上学,做衣服来不及了,做个书包来得及。”
“这是大哥送你的生日礼物,我不要。”
“我不缺衣服,先给你做,上学哪能没有新衣服。”林梧桐用手测了一下花布的尺寸,“够做一个书包和一身衣服。”
林桑榆看着那块好花好花的布,感觉眼睛有被吵到,心意领了,花衣服真不用。
翌日,林桑榆挎着林梧桐紧赶慢赶做出来的花书包,兴致勃勃去上学,怪新鲜的。
小学由四间土胚房组成,三间教室,一间老师办公室。
一二年级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一到四年级属于初小,五六年级属于高小。
很多人念完初小,不至于当个睁眼瞎,便不再读下去。结果就是初小班有三十来个学生,高小班只有十五个学生,加上林桑榆,十六个。
秦校长领着林桑榆去教室。
她们来得早,教室里没几个学生,秦校长指了一个位置:“坐那吧。”
林桑榆乖巧走过去。
“孩子就麻烦您了。”林泽兰对秦校长道,“她要是不听话,您只管教训。”
放书包的林桑榆动作一顿,这年代体罚好像是家常便饭,学生被老师打了,家长只会说打得好然后再打一顿孩子。她瞅了瞅斯文儒雅的秦校长,应该不会打人吧?
林泽兰和秦校长都走了,学生陆陆续续到来。
教室里多了一个陌生人,谁都要多看几眼,终于有人问了:“你哪个村的,以前没见过?”
翻看课本的林桑榆抬头,笑着回:“磨坊村的。”
“几年级?”
“六年级。”
等林桑榆和新同学略微熟悉之后,秦校长又来了,他是高小班班主任,国文、算数、常识、体育、劳动课老师也都是他。
学校一共就三个老师,一人带一个班,乡下教育资源的匮乏可见一斑。
就这样,超龄小学生林桑榆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早上七点多去学校,十一点放学回来吃饭,一点多再去学校,四点半放学。
与此同时,磨坊村开始重建工作。
政府拨款,部队义务帮忙,村民里除老弱病残幼外,其余人都安排了活,风风火火地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