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发髻。
“等会儿,让人问问林家舅舅和虞小姐的饮食,可还用的惯,我等会儿吃罢早饭,要出去一趟。”
他得去见见李叔,另外再想办法搞点钱。
老爹那边儿,是爆不出多少金币了。
织云道:“公子放心好了。”
绣月道:“我瞧着这位虞小姐,看着柔柔弱弱的,但性子倒是个有气节的。”
昨日发生的一切,绣月也看在眼中,
织云道:“就是可惜了,生有目疾不说,偏偏家中遭逢巨变,家道中落。”
说着,柔声问道:“这个,虞小姐的月例银子是多少?”
沈羡想了想,说道:“和我一样,一月二两吧。”
又进了这几口子,不用说,又是人喂马嚼。
让老爹一个人当牛做马,似乎也不好。
话说老爹的俸禄,基本全让他花完了。
沈羡这般想着,不由盘算着沈家的年收入。
沈家再怎么说也是郡望的分支,烂船也有三斤钉,算是谷河县中的上等豪强。
当初,沈氏夫妇移居谷河县以后,除了两顷职田(200亩,可得一半产出),另外置办了三百亩永业田,因谷河县两岸得谷河灌溉,风调雨顺,一亩地亩产两石粟麦左右。
除去朝廷的税收,再加上沈斌的俸禄(含月俸二两,年禄米六十石)。
大抵年入八百石左右。
看着是不少,但因为沈斌待下宽厚,出手豪爽。
再加上支撑一大家口子人,厨子马夫,仆妇丫鬟,小厮僮仆,其实也有些捉襟见肘,尤其是沈羡习武之后,开销渐大。
“昨日才听那虞小姐讲起土地兼并,沈家竟然也买了两顷地。”
念及此处,沈羡心头也有些古怪,不过他沈家可没有巧取豪夺,当初都是高价购买的。
不过由小见大,可见从上到下,土地兼并成风。
开国之时确立的均田制,已经被极大破坏。
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大景立国百年,人口繁衍几代,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发尖锐。
一般这个时候,王朝的统治者就会行革新之策。
这或许就是历史大势?
沈羡思量着,整理好腰带,看着镜中那身形颀长,眉眼峻刻的少年,暗道,当真是气质出众,仪表堂堂。
绣月在一旁嘟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