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吾等认为,此事应该予以体谅,就算安禄山的举动稍显不对,但是咱们要体谅人家的憋屈,对不对?”
不愧是当官的,歪理也能讲成正理。
而那个正直大臣则是再次大吼,脸色的暴怒谁都能看出来,悲愤道:“尔等,尔等,祸国殃民……”
结果一群大臣纷纷冷嘲热讽:“哟,颜大夫这是什么意思?”
“你看似忠贞,恐怕也是怀有私心吧。”
“休怪吾等直言,你颜大夫难道就一腔为国吗?你站出来抨击安禄山,无非是想给郭子仪站台嘛……”
“明眼人不说暗话,谁不知道你们琅琊颜氏和郭子仪穿一条裤子?”
朝臣的吵嚷,大臣的争辩,整个早朝大殿宛如市井集市,渐渐竟然演变成了泼妇骂娘的场面。
但是吵归吵,骂归骂,能屹立朝堂的没有啥子,谁都知道这事最终拍板定论还是皇帝。
而皇帝呢?
表现的果然够昏庸。
如此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动摇国本,但是皇帝竟然像是毫不担忧,反而笑呵呵的再次开口:
“大唐自开国之时,一向崇尚武风,遥想当初贞观之年,豪门贵族之间出现仇隙,如何解决呢?双方真刀真枪的干一仗。”
“比如贞观年代的卢国公程知节,曾因家族产业与另一位国公结怨,双方敌视争斗,堪称旷日持久,最终太宗陛下决定,让双方各领家丁部曲干一仗……”
“谁打赢了,谁就有理。输的一方,老老实实认输。”
“贞观年代能如此,太宗陛下能如此,那么朕这位大唐中兴之主,曾经开元之治的缔造者,朕难道没有这种大胸襟吗?哈哈哈哈,朕同样也可效彷太宗陛下的手腕也。”
“诸位爱卿争吵了三日,一直没能吵出个结果,既然如此,朕乾纲独断……”
皇帝说到这里,目光慢悠悠扫视全场,然后语气不紧不慢,缓缓做出了决定:
“安禄山想要起兵,那就由着他起兵,五万边军而已,入关又能如何?诸位爱卿无需大惊小怪,陪着朕在长安看一场热闹即可。”
“至于郭子仪,那小子朕有印象,是个愣头青,脾气同样犟的很。尤其是当初武科之时,这小子似乎和安禄山产生了一些嫌隙,趁着这次机会,朕估计他也想和安禄山过过招……”
“哈哈哈哈,武将嘛,就该有武将的血性,让他们打,让他们撸起袖子狠狠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