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皇上修理京城中的惠王府,以作为信王日后的居所。或许是因为当前国库空虚,捉襟见肘;又或许是想到不久前瑞王、惠王以及桂王离京前往各自藩国所耗费的大量财力,根据大明祖制,一旦封王并离开京城到外地,通常情况下是不准许再返回北京的。所以朱由校批准了李永贞的请求。
天启六年六月二十一日,主持择妃事宜的张皇后经过精心筛选,最终选定了大兴县民周奎之女作为信王妃。据说这位女子容貌出众,气质高雅,有着“丰容端丽”的美名。紧接着,钦天监推算吉日,天启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朱由检搬出皇宫。十二月初八日午时,行冠礼。十二月十六日辰时,纳征发册。天启七年二月初三日卯时,信王朱由检出府迎亲,与王妃喜结连理。
此后,如果不出意外,朱由检就等着前往自己的封地的日子了。
看到天启因国库空虚和祖制限制,只让弟弟修缮旧王府而非新建时,朱元璋倒是点了点头:“这点做得还行,知道节俭,没胡乱花钱。祖宗定下的规矩,藩王就藩后不得返京,也得遵守。”
然而半年刚过,朱由校已经病入膏肓,身体每况愈下。更糟糕的是,他膝下竟无一子半女可以继承皇位。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朱由校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紧急召见了他的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宫。
在那寂静无声的寝宫之中,朱由校面色苍白地躺在病榻之上,气若游丝。他用虚弱的目光凝视着眼前一脸惊恐的弟弟朱由检,缓缓开口道:“吾弟啊,日后你定要成为如尧舜般的圣明之君。”显然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却希望自己的弟弟成为一个好皇帝。
朱由检听闻此言,连忙跪地叩头,颤声说道:“陛下如此谬赞,微臣罪该万死!万万不敢有此奢望啊!”
然而,朱由校并未理会他的惶恐,继续吃力地嘱咐道:“朕走后,望汝能善待张皇后,切不可亏待了她。还有那魏忠贤此人虽有些权势,但亦可用其才,切莫轻易弃之。”
听到这里,朱由检愈发感到不安和惧怕,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其中牵涉到宫廷中的复杂权谋斗争,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再次叩头恳求道:“陛下,微臣实在惶恐至极,请准许微臣出宫暂避一时吧!”
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弟弟,微微叹息一声,而后说道:“也罢,你且去吧。不过,待朕召见了你之后,朕的心倒是安稳了许多,身体也觉得稍稍舒服了一些。”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张5592 作品《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383章 天启的遗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