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中山国君桓宣布入赘周王室!
从此以后,他就是“姬桓”,而不是白狄出身的中山国“鲜虞桓”了!
究其原因,
乃是姬桓在太行山痛定思痛,总结亡国经验时,得出了一条重要的结论:
中山数次被灭,
是因为中山弱小!
为什么中山弱小?
是因为中山出身蛮夷!
为什么武公改革后还是被灭了?
是因为中山的“诸夏化”不够!
中山桓少年亡国后曾经立誓,要学习他的父亲武公挽救中山,现在他复国成功,在对父亲的效仿上,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在重建的宗庙前,宣布要和自己的祖先进行神圣的切割——
除我父我祖之外的先人们,
我今天要告诉你们!
我不做蛮夷了!
于是复国之后,中山国迅速组建起两支队伍,带着大量的财宝,分别前往鲁国和洛邑。
前者去向身为周公直系后人的鲁君学习周礼的真意,并且铸造了精美的青铜器,用以充当束脩。
后者去朝拜周天子,希望可以得到天子的承认,让中山正式列为诸侯,并且提出想要迎娶天子骄的女儿,作为王后。
鲁君和天子,都被中山国送来的财宝迷了眼,但心中还是有些迟疑。
鲁君显接待了中山来的使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现在的中山国。
宴会之上,鲁君本以为对方戎狄出身,又在太行山中当了十多年的野人,本该粗鲁蛮横,不通文化。
结果对方却表现的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十分符合周礼,还擅长诗易等诸夏典籍。
“蛮夷戎狄,也会这些吗?”鲁君惊叹道。
使者拜伏在地上,饱含感情的说,“蛮夷也会沐浴到圣人的教化,从而摆脱禽兽的做派啊!”
“中山上下,都喜爱周礼,愿意执行周礼,因此特意派我来表明决心和诚意!”
鲁国的大臣对国君发出庆贺,“让蛮夷归化为诸夏,这是您祖先周公旦的德行仍然流传于天下的象征啊!”
鲁君显因此大喜,在痛饮了几杯酒,醉意涌起之后,还和中山使者抱在一块哭泣,感叹“周天下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随即,
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重视,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