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显特意前往宗庙,进行占卜,询问祖先周公旦的意见。
使者在其进入宗庙之前,还拉着鲁君的袖子,对他说,“如果事情成功,中山还会为鲁国送来更多的礼物!”
鲁君显含笑点头,然后进入了宗庙。
没过多久,他出来告诉使者,“周公说,他认可这桩婚事!”
于是使者拍着手,开始称赞起周公旦的伟大来。
有持反对意见的臣子偷偷去问负责宗庙祭祀的司祭:
“周公是制定礼乐,划分诸夏和蛮夷的圣人,祂真的同意这件事情吗?”
司祭摇了摇头。
臣子惊喜,“周公其实没有同意?”
司祭又摇了摇头。
臣子疑惑了,“是也摇头,不是也摇头,周公到底什么意思?”
司祭摊手告诉他,“周公什么意思,我并不清楚。”
“因为国君进入宗庙后,根本没有占卜!”
“啊?”
大臣惊讶,然后就流下眼泪,“礼崩乐坏,真是礼崩乐坏啊!”
周天子那边,则是特意询问来到洛邑的使者,“我听说,白狄之白,是因为尔等肤色惨白,不同于诸夏。”
“为什么你看上去和诸夏没有太大差别呢?”
使者叩首回答,“在武公效仿诸夏改革后,就要求国中贵人,都迎娶诸夏高贵的女子,以改变我等原本丑陋的相貌。”
“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中山的君臣,都已经变成诸夏的样子了!”
“我们的国君桓,更是仰慕诸夏的文化,每天都要称赞历代天子的恩德,痛斥国中戎狄的风气,发誓要改变它。”
诸夏之女嫁给蛮夷男子的例子,在当今是非常罕见的。
其中大部分,还是蛮夷中有权势者,主动去迎娶诸夏的女子。
因为在诸夏长达几百年的教导下,蛮夷戎狄也认为,诸夏的血脉的确比自己要高贵。
所以中山国中,平民还有些蛮夷的姿态,上位者和诸夏之间,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
天子骄听了解释,心里也下了决心,同意了中山的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然后允许他使用“姬”这个姓氏。
至于“同姓不婚”的规矩?
反正是中山桓跟着自己老婆和老丈人姓,不算违背周礼!
鬼神都忍不住为这样的操作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