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卡尔的身影浮现,勒住缰绳下马道:“总督大人。”
“敌人已经拿下了勃艮第附近,按照你的吩咐,第五军团、第六军团正在紧急回援,做出撤回法兰克的假象。”
“克里冈大人已经率领一支萨尔玛提亚骑手跟西哥特的骑兵交手了。”
邓肯闻言勒住缰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缓缓道:“让第五第六军团发动进攻,吸引里昂的西哥特部队。”
“让巴尔顿死守巴黎。”
说到这,他扬起马鞭指向了西面,西哥特王国的后路,沉声道:“现在该轮到我们上场了。”
这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骑兵军团开始加速前进。
邓肯的整个战略布局并不复杂,他也没有学过太多的军事理论,基本上这一套战术都是看三国演义学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接近于一种心理上的战术。
首先,托里斯蒙德听到不列颠王国进攻意大利,必定会急于求成,把握战机,一举截断他们的后路,不给主力军团撤回的时间。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不可能远征救援伪帝,围魏救赵才是最优解。
这是第一要素,如果是邓肯来,也是务必如此,因为拿下巴黎就是战略上的大胜利。
其次,西哥特王国拥有精锐的骑兵部队,他们很擅长突袭,只要不列颠王国前线失利,他们立马就能打到法兰西岛。
但是这个时代步兵跟骑兵的移动速度是没办法比的,真打到了巴黎城下,光靠先锋骑兵几乎很难攻陷城池。这个时代攻城除非说武力高到了邓肯的地步,再加上奇袭才有机会,否则便只能上攻城器械。
这样一来,西哥特王国的战线就会拉得很长。
最重要的一点,敌人的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对拥有上帝视角的邓肯来说,几乎到处都是漏洞和破绽。
此时,邓肯让巴尔顿先败三场,诱敌深入的目的已经达到。
随后就是一场大戏唱给托里斯蒙德看。
从头到尾,邓肯就没打算强攻意大利半岛,他最大的敌人只有西哥特王国。所以第三到第七主力军团全部都是在做戏,意大利半岛的城池是出了名的难啃,汪达尔人都是靠背信弃义骗城才攻入了罗马城内的。
真强攻的话,意大利半岛的一座座城池,帝国经营了数百年,全部都有高耸的城墙,必须上大量的攻城器械。
托里斯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