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知道这一点,才敢放心进攻他们的后方。
从意大利半岛撤回来的主力只是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敌人将更多的兵力布置在里昂附近,不列颠王国的第四、第七军团,进入意大利半岛后围而不攻,目前连一座城池都没有打下来。
这出戏,一直唱到此刻,才是邓肯上场发挥的时间点。
此时西哥特王国的大军已经分成两路,一路在里昂拦截不列颠王国的主力军团,一路打到了巴黎城下,但是战线拉得太长,部队就脱节的更厉害了。
现在邓肯要做的,就是率领精锐骑兵直接袭扰敌人的后方,截断敌方大军的粮草补给,从战略上抄了敌人的后路。
这是反败为胜反守为攻的第一步。
只要邓肯这边扩大了战果,很快进入意大利半岛的不列颠主力军团便会全部撤回,不去救援巴黎,而是进攻山外高卢,截断敌人的后路。
到时候,托里斯蒙德就陷入了三面夹攻的状态。
首先,不列颠的第三至第六军将会进攻里昂方向,一举夺回高卢失地,巴尔顿集结后方部队,发动对敌方的反击,邓肯则抄了敌人的老家,配合诺曼底登陆的不列颠援军,将西哥特的六万大军全部困死在高卢行省内。
对邓肯来说。
意大利半岛就是碗里面的肉,伪帝马克西穆斯不过是一副冢中枯骨,这一切的谋划都只为了引诱西哥特王国主动进攻。
他们要是不动,邓肯强攻城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当然。
这手战略布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邓肯真的能抄了敌人的后路。
这一步是重中之重,如果邓肯率领的精锐骑兵无法取得战略上的胜利,那么结果就会完全相反,不列颠主力彻底困死在意大利边界,巴黎城守不住敌人的大军围攻,他这支精锐骑兵也因为孤军深入被重重包围。
兵行险着。
如此冒险的战术指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邓肯对自己武力的强大自信!
现在他所率领的精锐骑兵从诺曼底平原一路南下,直接长途奔袭进攻敌方的后方,而附近布置的法兰克精锐部队,以及凯尔特蛮族的援军,都在诺曼底待命,随时可以支援巴黎主战场。
巴尔顿如今只需要死守,一直守到前线传回来邓肯的好消息。
维度空间。
此时邓肯的战略地图已经拉到了最大,他从诺曼底一路南下,途径巴隆,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