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三,可谓是妥妥的国家经济命脉。”
姜辰明白,这也是王卉等人看中食盐市场的原因。
“马家主。”姜辰走了过去。
“你是姜辰?”马德昌看向了姜辰。
“对,我是姜辰。”
姜辰和马德昌里聊了起来。
马德昌看起来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也不知道剧情开始了没有。
大清盐商的剧情是在乾隆四十一年开始的。
现在是康熙四十五年。
“看来只能去了扬州,了解了具体情况才知道。”
心中想着,姜辰和马德昌的聊天还在继续。
“马家主,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礼物。”姜辰从南娅手中拿过了一个盒子递给马德昌。
“这是?”马德昌打开盒子。
发现里面是玛瑙雕刻的财神爷。
“马家主,祝你财源广进。”姜辰笑着说道。
“姜公子客气了。”马德昌笑了起来。
这玛瑙雕刻的财神爷,一看就知道价值连城。
“姜公子,你这次来是”马德昌问道。
“马家主,我们姜家第一次来江宁府,所以想要弄一点盐引。”姜辰说道。
“盐引?”马德昌目光一眯。
“对。”姜辰点了点头。
清仿明制通过“盐引”来管控食盐,“盐引”是朝廷勘发的食盐销售凭证(规定有进货盐场、销售区域、销售数量等)。朝廷以每引1.5两的价格将盐引售卖于盐商,以此获取盐税。清朝的盐商除了正常缴纳盐税之外还有项特殊职责——做朝廷、皇帝的“提款机”。逢年过节需上贡孝敬皇帝,每逢战事、灾害、皇帝出巡等还要“捐纳”银两以资助朝廷。随着朝廷和皇帝开销的增大,特别是乾隆开始营造“盛世”,富如盐商也承受不起。
为了可以持续“薅羊毛”以及应对因人口增长而扩大的市场需求,乾隆十一年皇帝同意了两淮盐政吉庆的奏请,预提盐引。盐商们可以预支下一年度的盐引以扩大销售额,满足市场供应并增加“捐纳”能力。
对于预提盐引,两淮盐政除了每引照常征收1.5两的盐税,还额外向盐商收取预提利息即“余利银”(每引2.1两左右),以作“办差、办贡”之用(朝廷、皇帝来摊派时钱先从这块出)。
因为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融合了大清盐商,所以,一些乾隆时期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