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交趾郡,龙编县。
“大郎北上为质,怎忽从长安归乡?”士燮惊奇问道。
自奉张虞之命招降父亲士燮,士廞便马不停蹄南下,先经武关,至宛城乘舟至襄阳,再从襄阳乘大舟,经云梦泽,至长沙换船,从灵渠到番禺,最后浮海至交趾郡,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
一月时间算是速度快的,按照正常赶路,长安至交趾正常要两个多月时间。可见士廞为了早点劝降父亲士燮,在途中几乎没有任何休息。
士廞说道:“回父亲,讨平江东后,唐皇召儿问交岭民情,问归降之事,欲招父亲至京。而今高顺兵马已在荆南,父亲若欲归降,则能开关门,迎高顺之军。”
士燮微靠在凭几上,感受左右婢女扇出的凉风,问道:“大郎既见过唐皇,不知唐皇其人何如?”
士廞沉吟少许,说道:“唐皇心有大志,常言复汉周之盛。儿至长安时,唐皇每日召见,咨问交岭诸郡情形。知交岭之情况,常言治国兴邦在于郡官。郡守如能大治华夷,而非贪腐肆为,岂有作乱之民?凉州如此,交州亦是如此!”
士燮感慨说道:“唐皇知吏事,郡官贤明,则政令畅通。”
“前汉时交岭之所以大安,在于锡光、任延之郡守,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四百之降,方让交岭初有华风。”
“后汉时交岭之所以动乱,在于黄盖、朱符之长官,行事放纵,不思教化。方使骚乱,蛮夷并发,山贼遍布。父凭交趾郡守,表诸亲为郡守,不犯民众,方有今华夷之安。”士燮说道。
“交州绝域,习俗贪浊,官吏鱼肉百姓,陛下能知交州之难,则乃岭南华夷之福!”
士廞说道:“不仅于此,陛下言天下州郡既为王土,便一视同仁。如举官选才不看出生,皆以才幸进!”
士燮虽说有野心,渴望割据交岭,但作为交岭本地大族,他也是发自内心希望交州变得更好。而今中原皇帝张虞明白两汉治交岭得失,那他能放心很多。
交趾在中原王朝眼里,一直是蛮夷之地,流放罪人之所,饱受歧视。而其中最典型便是州名,在东汉末年之前,交趾太守周敞曾向朝廷请求将与天下十三州一样,将交趾刺史改为交州刺史,但因东汉瞧不上,遂没有采纳,州名仍为交趾。
昔朱儁任刺史征讨交岭蛮夷时,在诏书中,亦或是在史书里,皆称交趾刺史,而非交州刺史。直到汉末之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