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袁绍叹了口气,说道:“文丑、颜良寡谋,今恃勇力用兵,此非大将之所为!”
话是这么说,但袁绍内心肉疼,颜良、文丑这种猛将可遇而不可求。今与张虞交手,仅凭张郃取得小胜,颜良、文丑皆是兵败身亡,张虞帐下人才济济,骁将更是层出不穷。
逢纪安抚袁绍,说道:“张虞出身边塞,以弓马为长,故张虞帐下多骁将。今文丑、颜良用兵粗俗,以敌之长而迎之,方兵败而亡。而明公统领关东之士,将校皆善谋略,如欲胜张虞,以纪之见,需用谋略胜之,而不宜与张虞列阵厮杀。”
颜良、文丑虽说寡谋,但却非无谋,仅是谋略不及智谋大将。往昔二人在河北征讨,战争烈度谈不上大,敌军将领除了公孙瓒外,余者不值称道,故颜良、文丑尚是够用。
而今与关西军对上,颜良、文丑谋略不足的特点暴露无遗。尤其是袁绍看重二人的忠心,执意用二人为大将,故在与郦嵩、满宠对垒时,二人处于下风中。因此情况来说,颜良、文丑的能力不足为帅,仅能为将,受大将指挥。
袁绍帐下具有大将之才者不少,沮授、张郃、麴义皆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仅是袁绍能聚人却不能用人,将诸多人才束缚于帐下。
或许是知道自己人事任命有误,袁绍心情烦闷,说道:“今文丑阵亡,常山之敌张狂,当如何是好?”
逢纪沉吟少许,说道:“文丑及所率三千精锐虽说覆没,但下曲阳有张郃固守,凭他与蒋奇之能,必能为明公守住下曲阳。”
说着,逢纪有意加深袁绍对田丰的不满,拱手说道:“常山虽说剧变,但形势仍为明公之所有。今之所以兵败,非明公用兵有误,而是始于田丰劝明公讨张燕。故先有颜良之败,再有文丑之败。”
袁绍心情由是舒坦不少,说道:“常山兵事虽说起于田丰,但如今折损两员大将,兵马死伤上万,孤恐我军士气衰竭,而将大涨张虞士气。”
“非也!”
逢纪忽而发笑,让袁绍大为疑惑。
“公图何故发笑?”袁绍问道。
“今文丑兵败而亡虽不利明公,但今幽州却是有利于明公。公孙瓒、蹋顿联合进犯幽州,幽州诸将出城求战,乌桓如能败幽州之兵,则将能重围蓟县。而蓟县若是被破,幽州归附明公,可令公孙走别道直取太原,此将能大惊张虞。”
逢纪胸有成竹,说道:“张虞惧走,明公衔尾击之,必能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