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的收获是能百分百与林书友共享的,林家人起乩童子,不管是斩妖除魔还是驱邪祈福,都会有一半功德落童子身上,也就是阿友身上。
别人创业开个厂,怕被塞进来太多亲戚给自己吃垮喽。
林书友这里是反着的,他是一个人吃全族上下的亲戚。
虽然增长微弱,但那是坐在家里,啥事儿不干就能得到的提升,等于白捡,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林书友端着两碗绿豆汤上去了。
刚走到门口,纱门被打开,阿璃出现在门口,伸手接过了绿豆汤,转身进去。
林书友朝里头看了一眼,发现小远哥正专注地坐在书桌前,面前放着好几沓高耸的书,这书看起来还挺眼熟,他自己也看过,叫江湖志怪录和正道伏魔录。
都是基础读物,林书友不理解小远哥把这些书重新搬出来做什么,还看得这么认真。
不过,阿友觉得自己不理解很正常。
下了楼,恰好瞧见李三江回来。
李三江扫了一眼,看见壮壮在看书学习,林书友从楼梯上走下来看起来很闲的样子。
“友侯。”
“哎!”
“西村木匠家要起鱼塘,你去帮个忙,正好晚上带几条鱼回来煮鱼汤喝。”
“好嘞。”
村里人互相帮忙,不兴给工钱,就比如起鱼塘这事儿,搭把手,小半天时间,管顿饭再拿几条鱼。
“友侯,你午饭回家吃,别在人家那里吃啊!”
“哦,好。”
林书友应了一下,跑了出去。
李三江给自己打了一碗绿豆汤,喝了半碗后舒了口气。
要是让阿友在人家家里吃饭,等同放个土匪去人家家里就食,那就不是做人情而是结仇了。
李三江纳罕道:“友侯这伢儿难不成还在长身体?”
谭文彬一边翻着字典一边回应道:
“能吃是福。”
“倒也是,光好吃不懒做,吃不穷。”
李三江家是村里少有的没养猪的,主要是嫌麻烦,家里人工都忙着做纸扎坐斋,没功夫去伺候牲口。
后来见家里人口多了,李三江也不是没有动过垒个猪圈养几头猪的想法,按理说剩菜剩饭喂喂猪也挺合适。
但这么久了,家里骡子们的饭量不仅不减还一个劲地猛增,弄得李三江觉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