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来。
也只有这一次、第三次会面,是真真正正的属于姜维和诸葛亮二人的对话。
“不知足下临行之前,曹睿可有命你何事能说、何事不能说?”诸葛亮开口问道。
“自是有的。”姜维拱了拱手:“但陛下也说过,若尊驾有何事想问,能够回答的、在下自然会答。”
“本相想问之事却也不少。”诸葛亮轻轻颔首,伸手指向侧面的坐席:“前番两次都未能让足下入座,却是我失礼了。还请入座吧。”
姜维也不答话,姿态端正的走了过去。坐下来后,双目看向诸葛亮的方向。
诸葛亮直接问道:“魏主在洛阳重立的太学,与丧乱之前、桓灵之时的太学有何不同?”
姜维敏锐的注意到了诸葛亮的措辞。用了‘魏主’一词、而非直呼曹睿之名,已经算是难得的友好了。
姜维朗声答道:“当下之太学,乃是从各州各郡中广纳士子入学,并无一州一郡缺漏。”
“太和元年七月,第一批五百名太学士子,只有一百人得以毕业,被授为三百石的太学郎。”
诸葛亮又问:“所学课业为何?”
姜维答道:“课业自是以郑学的五经。但毕业考试之时,五经只占其中的一半内容。”
“另外一半,大略都是些断狱、庶务、公文、策略的内容。这些内容太学并不开授,而是会定期请尚书台的官员讲演。”
“对了,陛下也亲自来太学授课过两次。”
诸葛亮皱眉道:“魏主竟然亲自去太学授课?他在太学都讲些什么?”
姜维的神情略微怪异了起来,想了几瞬之后还是答道:“陛下第一次到太学讲课,是仿照乡校之礼问政于群。”
“陛下第二次到太学讲课,为太学生们讲解了尊驾当年的隆中对、以及江东鲁肃鲁子敬的榻上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