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道:“以臣来看,大司马对国事最重要之处、乃是他作为有数的宗亲重将。”
“现在大司马不在,诸曹夏侯只有大将军可用,其余诸曹夏侯,或为庸碌之人、或为猪突斗将,难堪大任。”
“而那些更年轻的宗室将领,还没办法担当一方之任。”
曹睿点头:“确是如此。”
董昭道:“陛下在位已有三年。臣观陛下用人,首要以能力为重、其次最好还要有些私谊。”
“要么宗亲,有亲缘连结。要么亲旧,有私谊相知。”
“若是一条都不占,陛下是不愿意用的。”
曹睿轻叹一声:“董公天下智者,三两句就将朕的心思说透了。”
“刘晔、陈矫、黄权这些人,无一不是朕在侍中任上发出去的。四方镇守将领,也多是朕在大战中观察过的。”
董昭点头:“陛下这是圣君气象。可陛下是圣君,天下却非人人都是与陛下有私谊的能臣。”
“天下官员武将不知凡几,哪能人人都与陛下有私谊呢?太学刚毕业了三期学子,武学也只毕业一期。”
曹睿反问:“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朕为皇帝,时间也要一年一年的过,总不能一年做完十年的事情。”
“说实在的,除了大司马、朕并不想将东南十万兵托付给他人。这也是朕答应董公提议、要亲往许昌寿春的原因。”
董昭道:“臣或许能解陛下烦忧。”
曹睿皱着的眉头舒展了些:“董公快说吧,朕等的就是你这些话。”
董昭说道:“臣有三策,请陛下准臣一一在君前陈述。”
曹睿道:“准!”
董昭拱手:“其一,依照如今荆州、扬州现状,将都督制改为监军制。”
“都督总揽一方军事重权,而监军却只有监察巡视、防守时指挥之权。在监军辖区之内,各将领兵互不统属,无上下级之分。”
“大司马、大将军,以及昔日的夏侯伯仁,这些人都是与先帝同吃同住、一同长大的。”
“先帝可以用都督,只不过是一时之政。适合先帝、却并未适合陛下。”
曹睿若有所思的微微颔首。
董昭道:“都督与监军相比,如同州牧与刺史一般。都督权重、监军权轻。州牧权重、刺史权轻。”
“都督如同一方诸侯,监军为天子使节。”
满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