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和武懿还算好听些,可曹睿又不想用这个‘懿’字。
“朕以为‘武宣’二字极善,诸卿可有异议?”曹睿开口问道。
堂中臣子们纷纷表示‘武宣’二字极佳。
这种事情又岂会有人挑刺?恐怕是嫌自己活得命长了。卢毓乃是博学之士,给出的四字都是得体的,皇帝要选、就随他选去吧。
曹睿淡定说道:“至于陵寝之事,司空就护送灵柩归葬高陵吧。”
说罢,曹睿当着一众臣子的面,起身走到司马懿面前:“此行路远,就辛苦司空为朕使者了。”
司马懿微微低头:“何敢言辛苦二字?为天子效力是臣之本分。”
曹睿叹道:“建安二十五年武帝薨逝,就是司空在洛阳一力主持,想来有司空在洛阳,丧礼断不会有差错的。”
“此行顺遂。”
“谢陛下。”司马懿躬身一礼,另一边的中书令刘放已经拟好了旨意。旨意一共三封,第一封是谥号、归葬高陵及追封事,第二封是敕司空司马懿为天子使者主持丧礼事,第三封是卞兰为步兵校尉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阳崩后,由司马懿、贾逵、夏侯尚等人护送灵柩归葬邺城高陵。此番武宣卞后归葬高陵,司马懿、卞兰二人也会同至邺城。
说不得能在邺城碰见。
皇帝诏令,又是国丧急事,司马懿根本不敢半点怠慢。从中书令刘放处接了诏书之后,又被皇帝亲自执手送出了辽东太守府,简单整理了一下后,不到半个时辰就带着一百骑兵、一人三马向西驰去。
四千里远,不顾马力、日行一百五十里还是可以做到的,二十余日可至。
只怕到了洛阳后,人也是要瘦上一大圈。
司马懿带着骑兵出了襄平城的西门后,转身看了一眼还留了些战时痕迹的襄平城门,自嘲的笑了一下。
怎么自己还成了葬礼专家了呢!
曹睿刚将司马懿送出了太守府的正门,回返堂中之时,刘放又送来一封卫臻送来的密报。
当着臣子们好奇的眼神,曹睿略微打开浏览了一遍,就复又将其合上。
“存档!”曹睿将密报放在了刘放手中。
“遵旨。”刘放应下。
皇帝不欲多说,臣子们也无人追问。至于这个密报之中,不过是太和三年毕业的天子门生、优秀士子、有志报国的隐蕃隐叔平,已经到了吴国的消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