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至此,肺腑凄然。临楮涕零,不知所云。唯愿兄善自珍摄,强饭加衣。
弟祁顿首。
嘉祐元年九月二十二日夜,书于江陵。”
几人就在旁边,宋祁也没有避着他们的意思,所以他们得以窥见其中内容。
宋祁这封与兄书,毫无疑问,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至情至性之作。
作为文学大家,宋祁摒弃了繁杂的技法,只撷取生命中最具烟火气也最见真情的片段,譬如童年枣树下兄攀弟盼的雀跃,譬如寒冬火盆旁兄诵弟随的场景,又譬如汴梁破寺中兄推齑饭、共披一衾的相濡以沫。
这些细节看似朴素无华,但却将兄弟间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几人看着这封家书,一时难免有些感动唏嘘。
陆北顾也是终于确认,曾在钱氏私志里记载二宋“共啖齑饭”的逸事竟然是真的。
写完,待墨痕干,宋祁将这张纸递给了陆北顾。
“既去汴京赶考,到了便替我将这封信交给家兄吧。”
众人闻言,心中一震。
面呈宋庠!
这哪里仅仅是一封信?
这分明是宋祁亲手递出的,分量重得足以改变一个举子命运的机缘!
宋庠是谁?“连中三元”之人,诗坛宗师,两度拜相,文臣之极!
如今陈执中致仕后,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在资历、能力、声望上,能稳压文彦博、韩琦一头的人。
不提仕途上的提携,文坛上的扬名,就单单是抽点时间指点科举备考,都足以让一个有潜力的举人考中进士。
宋祁方才那句话,此刻才真正显露出其沉甸甸的份量!
而且,这封与兄书,比任何口头赞誉,甚至比普通的荐书都贵重百倍!
因为把名字写进家信里,哪怕只是开头提一句,这也代表着宋祁对陆北顾才华的极度认可,更代表着他愿意以自己与兄长的关系为桥梁,将这个年轻人郑重地引荐给宋庠!
吕惠卿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旋即又化作巨大的失落。
他方才冒险作诗讽刺王逵,除了给自己在士林扬名,所求不过是在宋祁心中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为将来可能的提携埋下伏笔。
可陆北顾呢?一首词,竟直接拿到了面见宋庠的通行证!
这其中的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