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便是对卡丁车的车架结构,扭杆,前后轮分别的轮距、倾角还有传动比等对驾驶特性影响的深度学习。
现在是因为买车就是靠俱乐部代理的品牌,俱乐部这边的技师自然是以相对最适合三水赛道的调教来拼装赛车。
但今后如果想去跑全国甚至是更大的比赛,水平相近的车手们在面对不同赛道时,一点点设置上的区别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在这场比赛里的竞争力。
这段内容束龙听的认真,但束熊在旁边听的更认真,哪怕里面许多东西他早就已经懂了。
比起时常让他感受到挫败的驾驶天赋,这些赛车结构上的东西反而更能提起他的兴趣来。
另一个就是如何斗车,如何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完成没有争议的干净超车,如何根据前车选手的驾驶风格和赛道特性快速地做好进攻策略,又如何合理地利用规则对追赶自己的后车进行防守。
比如在某一个弯中,选择进攻那条线路的整体速度不一定就真的比前车快,但这么跑要么可以提前抢占优势身位,要么可以让自己有一个比对手更舒服的出弯角度拼出弯后更快的加速。
也就是说,到了接下来的这个阶段,就是车手们在赛场上拼谁的脑子更好使的时候了。
今天除了束龙自己,还来了同样在韩教练手底下学习另外两个学员。
都不熟,而且看起来不是特别友好的样子......
别看这半个多月束龙差不多都快相当于住在赛车场这边了,但因为七成以上的时间都泡在赛道上沉迷于刷圈,到现在能说得上话的熟人也就只有韩教练和负责帮忙换胎搞维护的那几个技师而已。
熟悉了的人或许会觉得束龙话多到有点烦人的地步,但相对比较内向的性格,让束龙通常不会愿意去做主动产生一段交集的那个人。
别说名字,束龙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平时难得碰到一次的头盔人底下长这个样子。
“行了行了,别互相瞪着了,来说下今天的安排。一会儿高扬你和李子旭你们两个先上去一人追三圈,束龙你在旁边看着学一下,待会儿再换你上去。”
这样的稚嫩的敌意韩立见得多了,凡是能在俱乐部阶段坚持下来的小孩,除了有钱没地烧单纯喜欢赛车文化来消磨假期时间的,大多都会抱着参加比赛拿名次的想法。
有了目标与决心,在赛道上有了胜负欲,互相之间有了竞争的小车手们在赛道上就少了些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