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整个长期的战局上说,在精神上,我们不但没有失败,而且是完全成功.
详细一点说,我们最高统帅部制定这个战略,就是那我们的劣势军备,以免逐次消耗优势敌军,一面根据抗战的经验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力量,以逐渐完成我们最后战胜的布置!”
会议之上。
常凯申侃侃而谈。
一边给参会的诸多将领以信心,一边则是打着鸡血展望未来。
对于抗战进入到对峙时期。
从南岳军事会议上的总结来看,其具备着颇为清醒的认知。
尤其是第二期,也就是对峙期之后。
常凯申也是有着自己想法的。
“我们与敌人打了十六个月,不但我们全国的部队仍能继续抵抗,使敌人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我们的抗战精神愈益坚强,抗战必胜的自信心,也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这就是我们强固部队士气和国民心理的一众最大的成功,使一般军民确信我们这次抗战一定可以获得光荣的胜利!
我们第一期抗战已稳固地建立了这个必胜的基础,第二期抗战,我们是要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关键时期。
大家要知道,敌人兵力的使用,到现在为止,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今后他再不能有更多的兵力使用到中国来。而且他排到中国境内的许多部队,随战区之扩大而力量分散,且已疲敝不堪,没有什么大的战斗力量!”
统帅部十分清楚日方的困难局势。
并且也希望能够在武汉会战之中保持机动防御的态势。
甚至是写进了战略战术指导原则,刻意强调了“积极运动防御”。
但真打起来的时候,绝多数的部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这期间。
苏联总顾问亚。伊。切咧潘诺夫曾经向军事委员会建议过。
以不断袭扰式的进攻,袭击进攻武汉的日军。
用进攻为防守的战术去保卫武汉。
但实际上打出来的战斗,基本上还是阻击战术。
划设一条阻击线,亦或者是防线。
而后消极的进行防守。
讲起来亮剑原著之中,孔捷曾称赞过美军十分擅长抓住攻防转换时机。
这种攻防转换的把握。
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军部队不具备的。
即便延安方面的教员在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未的书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274章 楚云飞陪同阎老西视察!存在真理!忠烈祠的入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