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战之中所说:攻击变成防御,防御变成攻击。
但在这个时间点。
攻防转换这种听起来很简单的战术打法。
也没有一个八路军部队具备这种能力。
在武汉会战期间。
不管是苏联顾问,还是美国顾问。
对于这一时期,国军部队采用阻截式的防御工事做阵地防御有着较高的积极评价。
但是他们对于没有遭到攻击的部队停留原地十分不解。
这些部队完全没有所谓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
找机会,从侧翼、从后方随时突击日军,牵制日军。
使得他们没有办法集中兵力攻击主阵地。
军事会议之上。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陈辞修总结了当下之前防御战之中的问题。
“我军的高级将领在指挥作战时,依旧是连绵不断的一线阵地式防御,实力薄弱的兵力被分散在各条防御线上,既缺乏有力的预备兵团,也少有防御中的协同攻击。”
“战略上既取守势,战术上又难取攻势,处处被动,在日军主动发起进攻,我军所采取的措施除了剜肉补烂疮的打法方式之外,毫无他法。”
陈辞修虽然没啥指挥作战的能力。
但总结战场经验,挑毛病的能力还是一顶一的。
事实上,很多国军将领的才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
那些打不出什么战绩的“名将”。
例如白健生,难道真的是废物一个吗?
并不是,只不过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注定他们打不赢一场战斗。
国军部队的战斗力差,不是因为高级将领不具备指挥能力,而是因为高级将领之间的龃龉和龌龊。
“我们中间指挥单位过多,这也是数次会战失败的一大原因,这一痛苦教训,我们老早就知道得清楚。
但是此次武汉会战时,中间单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师上面有军,军团,集团军、兵团,以至于战区长官司令部。
真是极叠床架屋之能事,欲其不误事机又如何可能?”
如此冗杂的指挥机构。
陈辞修已经和常凯申两人达成了共识。
何应钦、顾祝同两人反对的指挥系统改革。
眼下常凯申一意孤行要做,也得到了陈辞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未的书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274章 楚云飞陪同阎老西视察!存在真理!忠烈祠的入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