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
他将电报仔细看了两遍,随即对身旁的副官赵鹏程说道:“光亭兄此番应对,沉稳老练,不失大将之风。
只是,他似乎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
“钧座,您是指?”赵鹏程有些不解。
“情报安全。”楚云飞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此事体大,杜光亭的司令部内人多眼杂,往来人员繁复,焉知没有日寇潜伏的眼线?
昂山此举,无异于将自己的头颅别在裤腰带上。
一旦消息走漏,日军为杀鸡儆猴,必会不惜一切代价除掉昂山。
届时,我军不仅失去了一个分化瓦解敌军阵营的绝佳机会,更会因此陷入战略被动!”
楚云飞深知,与敌人斗,不仅要斗勇,更要斗智,斗细!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疏漏,便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崩盘。
他负手在室内踱步,脑中飞速运转。
如何才能在日军可能已经察觉的情况下,确保昂山的安全,并揪出那条隐藏在内部的毒蛇?
常规的内部甄别排查,耗时耗力,且容易打草惊蛇。
必须另辟蹊径,以雷霆手段,一击必中!
“鹏程,立刻备好纸笔,以我的名义,连发两封最高密级电报至缅甸!”
第一封,发给第一路军代总司令杜聿明:“光亭兄,昂山之事,风险极大,日寇必有察觉。
为防不测,我意将计就计,行一招‘引蛇出洞’。
请兄务必配合侦察大队周卫国之行动,假意泄露一些关于‘双方高层正式会晤’的假情报,地点、时间可由周卫国酌情拟定。
此事关乎全局,万望谨慎。”
第二封,则直接发给了侦察大队大队长周卫国。
这封电报的内容,则要详尽得多。
楚云飞不仅在电文中阐明了他对日军可能已获悉情报并会采取极端手段的判断。
电文的末尾,楚云飞的指令清晰而又充满了杀气:“以我之见,日寇定然已知晓此事,必会指使其潜伏之特务,继续刺探我方与昂山会晤之具体时间地点,以便行刺或破坏。
配合杜聿明将军,设下一个局,用一个假情报,把这条藏在我军内部的毒蛇,给我捉出来!
同时,对于日寇可能派出的行动队,要做好万全准备,务求一网打尽!”
缅甸,侦察大队临时指挥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未的书 作品《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第513章 楚云飞的解决方案;反伏击,一次优秀的行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