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都睡不着。”
伙计没法子,只能说:“过了初八再来吧。”
这时,进来一个衣着整洁小厮,他打探说:“我家小姐得了百咳,想找一副『药』吃。”
掌柜走出来问:“子没?”
“没,『药』带来了。”小厮掏出纸包,展开,面是一粒淡黄『色』胶丸,“两吃了甚好,可惜就剩一粒,太太叫我来问问,贵店可这『药』?”
掌柜拿起来瞧瞧,皱眉:“这是什么『药』?我未见过。”
细细闻了闻,“大蒜味道。”
“是惠元寺丈舍,说是新『药』,治肺病最好。”小厮问,“若没,我上别家去问问。”
旁边中年男子听了,立即问:“惠元寺『药』?治咳嗽好使吗?”
“我虽不懂『药』理,但咳嗽也各式各样,你这样问,我怎答得上来?”小厮小心收好纸包,随口道,“你若要,就去寺讨两颗试试。”
中年男人犹豫了。
大夫不在,开『药』也不知道开什么,不如去惠元寺碰碰运气,就算要不到,在山下讨些灵水去也好。
--
月初七,仁爱堂。
一个穿绸缎男人走了进来,张口就是南音:“掌柜在不在?”
掌柜抬起眼皮,瞧见他绸缎衣裳和玉佩,才略略『色』:“阁下是?”
“这你不用管。”来人趾高气昂,随手掏出二两银子,“做笔买卖,我瞧瞧这是什么『药』。”
二两银子不,但也够叫一桌中等席面。好年节没什么生意,掌柜闲着也是闲着,乐得挣个外快:“什么东西?”
男人掏出一个瓷瓶,从面倒出一粒『药』:“你能不能辨出什么成分?”
掌柜拿起胶丸,放在阳光下瞧瞧,隐约能看见『液』体流动,再闻闻气味,一股大蒜独气息,捏捏手感,硬中带着软,竟是没见过触感。
“能尝尝不?”他问。
男人说:“不行,这要是吞服,咬破就没用了。”他问,“认得出都用了什么『药』材没?”
掌柜沉『吟』:“肯大蒜,再就得尝了。”
“罢了。”男人冷嗤,“三大医堂,不过如此。”
他转身就走,毫留恋,倒是引起了掌柜好奇心。他朝侄子使了个眼『色』,干活大侄子意,偷偷跟了上去。
男人没留意,和小厮抱怨:“问了几家,都不知道什么『药』,这可怎么仿?”
“要不惠元寺僧人塞点钱,把子偷出来?”小厮出坏主意,“这『药』治痢疾那么灵,贩到南边去,稳赚!”
“就这么办。”男人上了马车。
侄子溜了去,朝掌柜耳语一番。
--
月初八。
程丹若小心翼翼搁下画笔,说:“所以,安民堂『药』最全,济世堂大夫最名气,仁爱堂喜欢挖人,仿作别家『药』?”
“全对。”谢玄英说,“济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