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
轨迹小组迅速在计算机上运行模拟。
屏幕上,虚拟的火箭轨迹划过月球表面,逐渐接近苏联着陆点。
几分钟后,模拟结果显示:燃料舱预计在目标点1.5公里处着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林燃点头:“可以。通知卡纳维拉尔角,调整发射时间至t减48小时,16:30utc。轨迹参数按此执行。”
约翰史密斯打开林燃传回来的纸筒后大惊:“局长,这恐怕不对吧!”
林燃坚定道:“这是我调整后的数据,按照这个执行!”
约翰史密斯可是充分见识过林燃大脑强悍的计算能力,刚才他们试图用计算机来完成英里和公里的转化,结果林燃直接给了比此时ibm计算机还要更加精准的结果。
他思忖这又是教授强悍计算能力的体现:“遵命!”
控制室团队开始忙碌,更新控制台数据,通过语音回路与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团队协调。
麦克纳马拉站在玻璃封闭的观察区,低声对旁人说:“教授一定会成功!我相信教授的能力。”
多勃雷宁也在观察区,表情同样严肃,他听到麦克纳马拉这样说,他点头道:“我们都相信教授!”
多勃雷宁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能在nasa的红石基地和麦克纳马拉站在一起观看伦道夫林工作。
这是什么前所未有的体验啊。
参数传给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台之后,史密斯回到控制台,抽空用纸和笔检查林燃修正过的参数。
只不过这是白费功夫,ibm计算机尚且计算不出,他靠纸和笔就更别想了。
只是算了两步,约翰史密斯就放弃了,“凡人就别想着追踪教授的思路。”
卡纳维拉尔角的控制室挤满了人。
屏幕上显示着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台的实时画面。
负责发射的指挥官声音通过广播回荡:“t减10,9,8”
在“t减零”时,火箭点火,火焰喷涌而出,燃料舱被送入轨道。
红石基地控制室接到反馈,大家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盯屏幕上的轨迹数据。
屏幕显示它正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
克朗凯特的声音激动:“火箭发射了!在苏俄火箭发射两个小时后,我们的火箭带着燃料舱也进行了发射!”
无论是声音还是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