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劲早就过去了。
他在指令舱上绕月等待林燃和奥尔德林返回指令舱的时候就猜到了,早晚能轮到自己。
不过早到一年后的10月就要去,这还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包括登月方式不是阿波罗登月,而是前所未有的分段式发射,月球南极着陆、月球燃料转移,这就更出乎他的意料。
最开始知道之后,内心百感交集,兴奋、激动、担心、忐忑各种情绪,作为接受过宇航员训练,训练内容可不止操作,还包括科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明明白白告诉他,月球南极是个盖基地的好地方,但想要去特别难,比阿波罗登月的静海难多了。
肯定会担心,万一是单程票怎么办?
不过只有担心,没有拒绝,韦旭航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华国的宇航员李丛就更拒绝不了了。
李丛和李广二人和林燃一起训练过,十五天的训练,考试惨败,失败后看着林燃成了华国登月第一人。
不谈李丛作为军人,服从命令都成本能了,哪怕让他自己选,告诉他成功几率只有1%,李丛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执行任务,并且在接任务的时候来一句保证完成任务。
所以李丛在得知林燃钦点他参与这次发射之后,他内心就只有一个心情,我被教授选中了,教授真有眼光!卧槽我要去月球了!
哪怕知道去月球是用全新的方式,有着空前的危险,他内心也没有出现过丝毫动摇。
燕京航天城的华国宇航员科研训练中心内,韦旭航和李丛在这里接受训练。
这里的前身是钱院长和赵九章建的华国科学院581组下辖的高空生理研究组。
后来变成宇航员训练中心,座右铭为“从这里走向太空”,代号为曙光。
中心内有专门的高科技模拟大厅,巨大的屏幕模拟出月球南极沙克尔顿陨石坑的崎岖边缘,岩石嶙峋,长长的阴影在低角度阳光下显得格外危险。
由于阿波罗科技月球南极着陆的顺利完成,该模拟效果有了新的图片和数据的加入,和实际情况越发接近。
韦旭航坐在模拟月球着陆器的驾驶舱内,双手紧握操纵杆。
他的宇航服虽然只是训练用,但沉重的压力感让他有种已置身于月球的错觉。
“韦旭航,注意高度和下降速率,”训练员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南极地形复杂,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他盯着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