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显示出一块巨石挡在预定着陆点前。
“发现障碍,调整轨迹。”韦旭航轻声自语,手指迅速操作侧向推进器,引导着陆器偏离危险区域。
燃料指示灯闪烁,提醒他时间紧迫。
“高度200米100米”韦旭航低声报读,声音专注。
屏幕上的地形越来越近,他终于找到一块平坦区域,小心翼翼地降低速度。
模拟器发出轻微震动,屏幕显示“着陆成功”。
训练员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干得不错,你的反应很快,但下次要更早发现障碍。”
韦旭航点头道:“明白,我会更仔细。”
旁边的宇航员李丛从另一个模拟器中走出,摘下头盔,笑着说:“旭航,我刚才差点撞上一块虚拟岩石。”
他语气轻松,试图缓解训练的紧张气氛。
训练员面对着二人补充道:“尽管阿波罗科技已经实现了自动着陆,但不可能每次自动着陆都能那么顺利,你们需要做好随时手动接管操纵台的准备!”
训练中心的另一端,一座巨大的室内模拟场地上,人工陨石坑和月壤覆盖的地面再现了月球南极的荒凉景象。
灯光被调至低角度,投下长长的阴影,模拟南极的极端光照条件。
二人穿着模拟宇航服,手持地质工具,小心翼翼地移动。
事前负责该科目的训练员站在观察台上,指着一块岩石嘱托过:“这是模拟的玄武岩,可能在沙克尔顿陨石坑附近发现,你们的任务是采集样本,确保不破坏结构。”
“在南极,阴影区可能隐藏水冰。你们要学会识别可能的冰层特征,这也是你们这次最重要的任务,找到水冰的存在。”训练员接着说道:“如果在沙克尔顿陨石坑屡次都找不到水冰,那我们可能很不幸要换一个陨石坑建设月球基地。”
在训练中心的低重力模拟区,他们被悬浮系统吊起,模拟月球16重力环境。
韦旭航和李丛站在布满月壤的斜坡上,模拟陨石坑边缘的地形。
教练则站在一旁,手持平板电脑,记录他们的表现。
还有低光照操作训练
夜幕降临,训练大厅的灯光被调至极低,模拟南极永久阴影区的环境。
韦旭航和李丛手持手电筒,尝试在黑暗中安装一台模拟地震仪。
“能见度太低了,”韦旭航皱眉,调整手电角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