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概论最终票房是1.65亿。
扣除8.3%的不可额分账部分,影院+院线占了57%,剩下的43%归发行方还有制片方
建筑学概论的制作方还有发行方都是光线传媒。
——小成本的电影,没有找联合发行方。
也就6400万。
正常来讲是这样,但建筑学概论不是给影院返点了嘛
分账要减去至少300万!
6100万先收回成本——除去制作成本,试映公关、资金回收成本、雇佣调查公司、暗查院线票房、各种宣传费用等等,光线总计投入了650万人民币。
后续投入的宣传资源挺少的,大部分宣传资源是李兵兵跟自己合作的品牌置换的。
嗯,因为建筑学概论是数字电影,省掉了一大批的胶片拷贝的费用
数字拷贝,就是一块硬盘,所谓的制作就是把完成的影片数字内容往硬盘里面拷,早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联网化。
这个网络由国家电影局统一管理,给每条院线的每个影院设一个联网的服务器和专用密匙。
新上映的电影全部是数字拷贝,通过这个网络,院线把数字信号的拷贝下载到本地服务器。
理论上,拷贝放映成本近乎为零
胶片不一样,24帧每秒,成本相当高,最常见的35mm,最低也要7000块一盘,前提还是量大的批发价,这是本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刚开始火的02~03年的价格,在这以前更贵,一本拷贝10000块钱不是新鲜事
所以,很多电影根本不会大规模放映——连拷贝费用都收不回来!
扯回来,这些加在一起大概是1200万左右。
剩下的4900万才是可分账收益,沈言8%的分账就是392万
李兵兵20%,那就是980万,任权735万!
这些只是票房分账,今年开始,电影的新媒体版权涨了十几倍,也就是网络版权价格。
建筑学概论卖了400万,还有电视版权300万
此外,现阶段的华语电影一旦大卖,海外版权同步会有人出价
建筑学概论的香港票房也不错,接近1400万港币呢!
嗯,超过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精武风云
仅次于叶问2:宗师传奇、岁月神偷、唐山大地震,暂列年度第四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油炸大金 作品《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第44章 自己做(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