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云端科技研究院材料实验室,岚风正在黄老师的指导下使用电子探针材料改性理论原理对钛坦合金继续优化改性工艺。
自从几年前黄老师和波罗申格科教授成功实现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材料原子进行“手术操控”成功以后,岚风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产业化应用。
他们先后成功在铝合金、钛合金领域取得部分成功,直接将普通型号的铝合金性能大幅度提升,也将高性能的钛合金强化到抵挡rpg弹攻击的水准....
虽然取得了这些成功,但一项全新颠覆世界前所未有的理论创新何其困难,即便黄老师团队全是世界材料领域顶尖的人才,也有充足的科研资源,但他们仍然进展缓慢。
岚风在研究钛合金改性技术时,就曾观察到钛原子在电子探针操控下,有些不同寻常的“异常表现”。
作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他,很敏锐的察觉这种表现绝非偶然现象,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
他迅速将这一发现告知了两位大牛,在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终于是重现了这种原子级的“异动表现”。
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大致摸清楚了这种异动的规律,找到它们出现的方式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理仍然没法解开。
众人知道有这种“异动”存在,也能重现它的运动,甚至还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参数让它呈现更多样化的异动,但这种异动究竟有什么用,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摸索了许久没有显著的进展,黄老师和波罗申格科教授商议后也只能暂时放一放,安排几个成员继续跟进研究。
有一天,岚风做了很久的实验有些累了,他到处串门休息,刚好来到那几个留守人员实验室。
那几人跟他算是同门师兄弟,在他面前也放得开,他们向岚风大倒苦水,说是这个研究方向太苦逼了,就一直在观察原子的“异动”,但是没有任何进展....
岚风也很理解他们,想要从一个现象上升到科学发现,历史经验表明,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如果运气不好,甚至需要花费上百年,乃至几百年。
他也只能无奈的安抚一下几人,既然我们首先发现了异动就不能放任不管,况且黄老师对这个异常现象也非常看重,只不过是暂时抽不出精力和时间来深入研究。
离开前,那几人的情绪好了很多,他们还在跟岚风开玩笑:
“七师兄,我们有一个问题一直疑惑不解,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冬天烤火的狗哥 作品《我造的国产车享誉世界》第156章 材料原子基因编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