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洛珞都远超所谓的前人。
因此,国家首个只针对一个人的“造星计划”史无前例的开展了。
网络社区热帖刷屏:
#洛神归国##数学之神##我们的菲尔兹#等话题屠榜热搜。
媒体轰炸:
从严肃的央视日报头版社论攀登科学高峰的华国脊梁。
到地方晚报、都市报长篇累牍的“洛珞成长记”、“天才背后的故事”专题报道。
再到娱乐版面的“才子佳人:洛珞与神仙姐姐刘艺菲机场甜蜜同框”八卦,几乎全方位无死角。
出版物风潮:
书店里,他的形象甚至开始出现在科普读物、青春励志书籍,甚至出现在一些数学辅导教材的封面上,尽管他才22岁,但俨然已经成了学术界传说中的人物之一。
嗯~感觉像是活着的时候就会上历史书的那种。
“学术爱豆”:
洛珞在icm上身着白衬衫、专注演算、眼神锐利的照片被制作成海报、明信片,在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中广泛流传。
他那看似书卷气却蕴含巨大能量的形象,迅速成为新一代知识偶像的代表。
水木大学、燕京大学的数学系报名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许多高中生把进入这两所高校数学系视为追“星”的终极目标。
信息的简化与媒体的聚焦,让“菲尔兹奖”在普通民众心中迅速与“世界顶尖”、“年轻天才”、“华国首次”、“比肩甚至超越诺贝尔”等标签绑定。
国家宣传的定调和洛珞双重成就的叠加,成功塑造了一种普遍认知:
这是一项站在人类智慧金字塔尖的、极其稀有的顶级荣誉,而洛珞,是这顶峰上最耀眼的那颗新星。
洛珞的名字和形象,前所未有地超越了纯粹学术圈层,拥有了顶级娱乐明星般的知名度与狂热追捧。
尽管他本就是顶级的娱乐明星。
所以,当洛珞看着眼前为他准备的欢迎仪式震撼时,殊不知,真正对他的欢迎,早已在一周前就悄然展开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275章 学术造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