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
冬日难得的阳光透过高能激光研究所会议室的落地窗,照在了木质的长桌上。
会议室里弥漫着茶香和纸张的气味,墙上的全息屏正显示着“盘古堆点火成功”的新闻头条——画面中,洛珞站在主控台前,眼神锐利如刀锋,激光阵列的辉光在他身后闪烁如星际。
研究所所长陈光华坐在主位,五十岁上下的面容透着科研人员的严谨与沧桑,眼角的皱纹刻写着数十年激光领域的耕耘。
他面前摊开着一份项目报告,封面赫然印着“禺谷盘古堆超导-激光联合系统报告”。
今天召集核心团队,只为一件大事:以全所名义,推荐洛珞评选最高科学技术奖。
是的,这就是今天他召开这场会议的核心议题。
说是议题其实不是很准确,更多的是走个过场,宣布一下这件事而已。
无论是作为院士的个人专家推荐,还是他们的高能激光研究所的单位推荐,都具有这个国家顶尖大奖的推荐权利。
距离盘古堆正式点火成功已经过去三个星期了,这段时间他乃至整个研究所上下都可谓是在激动且忙碌中度过的。
当洛珞在黄泽岛禺谷基地主控中心,指挥着庞大而缜密的数据采集工作时,距离基地千里之外,他们的高能激光研究所里,同样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骄傲。
墙上全息屏定格的是盘古堆点火成功的辉煌画面,特别是那道精准、稳定、至关重要的激光束。
作为盘古聚变堆项目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激光点火系统和磁场约束模块之一的牵头单位负责人,他和他的团队,这段时间是真正体味到这份参与历史创造的巨大荣耀所带来的冲击波。
毫无疑问盘古堆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总设计师洛珞在汇报资料中,清晰无误地肯定了高能激光系统在点燃“太阳”、实现稳定能量输出中的核心作用——它是点燃恒星之火的“火柴”,是托举等离子体“熔炉”的关键臂膀之一!
因此他们的痛并快乐着的忙碌也就不奇怪了。
首先就是高规格的参观与视察,盘古堆作为国之重器,其核心子系统负责单位自然备受关注。
点火成功不久,研究所就迎来了重量级的视察团:科工委、华科院、工程院等部门的领导。
他们仔细参观了研究所的核心实验室,听取了陈光华关于激光点火技术突破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407章 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