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应用的详细报告。
当领导在实验室亲自抚摸着为盘古堆定制的高能激光发射器原型,并感叹“国之利器,功不可没”时,整个研究所的自豪感达到了顶峰。
其次就是媒体的聚光灯。
作为秘密研究并建设了三年的夸父工程,他们的工作可以说跟着项目一起隐藏了三年。
别说新闻媒体了,连家人甚至妻儿都不能告诉,这份孤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如今一朝公开,他们瞬间就站到了聚光灯下,前后的反差太快,甚至都有些不适应。
在新闻报道盘古堆成功时,对激光点火技术虽涉密细节无法公开,但总会提到“关键核心系统由国内顶尖科研机构攻关完成”。
他们的高能激光研究所,其所代表的技术领域,成为了科技类媒体深度报道的对象。
陈光华作为技术代表,接受了数次访谈,谨慎而自豪地讲述了团队在极端精度控制、超高能量稳定性、毫秒级响应速度等技术难题上的攻关历程,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所的社会影响力。
现在他们再跟家里说起工作,就不用再过度保密了,起码可以大大方方的说,自己参与的——是盘古堆的点火项目,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夸父工程了。
即便是再不懂行的人,经过前段时间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甚至还有各种国际新闻,其他各国咬牙切齿的来信恭贺此刻也都明白了盘古堆点火成功有多么的了不起。
而他们现在就可以十分自豪的表示:这项工程我参与其中,要是一些稍微有点高度的小组负责人,甚至可以表示哪些内容是因为他才得以完成的。
朋友的羡慕,父母的欣慰,孩子的自豪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之前的三年实在是太值了。
当然了,要说最爽的还得是同行的侧目与国际间的交流。
专业领域的事,外行即便再怎么赞叹,多少也有些隔靴搔痒,并非极致的痛快。
但是同行的目光可就太让他们受用了。
国内学术界震动自不必说,国际上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发来贺电并寻求交流。
一些以往门槛极高的国际顶级激光与聚变会议,主动向研究所发出了主题报告的邀请函。
陈光华和核心团队骨干,成为了国际聚变科技圈炙手可热的专家。
而这一切毫无疑问都是那个男人带来的。
因此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407章 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