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冰釉”便形成了。
“这层冰釉是关键,它会在烟雾的热量传递到脆弱的雪砖结构之前,优先吸收热量。”
“烟雾中极其有限的热量,大部分会消耗在将这层薄冰升华的过程中,也不会造成融化滴水。这是一个可以自我修复的设计。”
做完内壁处理,他用另一批同样处理过的雪砖,小心翼翼地反扣在上面,并用雪浆将接缝处完全密封。
一条内部光滑,能够抵抗热量,长约两米的密封烟道就这么诞生了。
它的末端,如同一条沉默的白色巨蟒,精准地探入了半球形雪屋的墙基。
现在,只剩下最后的部分——火塘。
“前些天,为了制作冰钻,我用三角手锯,费了很大力气,从一块巨大的皂石上,切割出了石板,搭建了一个小型的锻造炉。”
“现在,锻造任务已经完成,这些耐火蓄热性能极佳的皂石板,就成了我建造新设备最完美的预制件。”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这些沉重的石板一块块地搬运到冰面上的施工地点。
他先是在冰面上,铺设了一层厚厚的湿润云杉木段,作为基础的隔热层。
然后,才将最大的皂石板铺在木段之上,形成一个平整绝缘平台。
“木材负责基础隔热,石板负责耐火承重,双重保险,万无一失。”他拍了拍坚硬的石台,满意地说道。
在这个坚固的平台上,他开始用其他切割好的皂石板,将它们犬牙交错地搭接在一起。
因为石板的边缘都经过了精心的切割,所以它们之间的拼接几乎严丝合缝。
很快,一个长方形四面围合的“石盒子”便初具雏形。
将这个石盒子的一端,与之前建好的雪砖烟道入口精准地对接,并用湿润的雪浆和碎石,将接口处彻底密封,不留一丝缝隙。
这里,将是炉灶的“排烟口”。
林予安站起身,绕着自己的新作品走了一圈,开始详细解释这个设计的精妙之处。
“这个封闭的炉灶,内部其实被我分成了三个功能区,空气和烟雾会在里面,进行一场从头走到尾的旅行。”
林予安蹲下身,将镜头视线与那个低矮的进气口齐平。风雪从他身后掠过,发出呜呜的声响。
“这个炉灶的原理,不在于它有多复杂,而在于它有多直接。”
他用戴着手套的手指,点了点最前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218章 因纽特雪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