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指了指那座熊熊燃烧的锻造炉,声音沉稳有力,“铁匠的第一课,不在铁砧上,而在火里。你得先学会‘读火’。”
示意林予安靠近一些,“锻造,说白了,就是‘控温的艺术’。温度不对,你用再大的力气,都是在毁掉一块好铁。把眼睛当成温度计,记住我接下来说的每一个颜色。”
老乔治用火钳,将一块半成品从炉火中缓慢地移进移出,
“看,现在,刚刚能看到暗红色,这大概是650摄氏度。这个温度,铁刚刚开始变软,但还很脆,我们管它叫‘redshort’(红脆),绝对不能锤!一锤就裂。”
随着铁块在炉中停留时间变长,颜色开始变化,“现在是樱桃红,大约800度。适合做一些精细的塑形、矫正,或者冲孔。”
“再往上,亮橙色,1100度左右,这是锻打碳钢最常用的温度区间,铁变得柔软,延展性最好。”
“看到最里面那刺眼的亮黄色了吗?接近1250度,那是‘锻焊’的温度,只有在这个温度下,两块铁才能在锤击下真正融为一体。”
“但这个温度也非常危险,再高一点,铁就会‘燃烧’,开始冒火星,那时候,这块铁就彻底废了。”
他只讲解了一遍,林予安便将这套复杂的“钢铁色谱”与温度的对应关系,牢牢地烙印在了脑海里,过目不忘。
“记住了?”老乔治问道。
“记住了。”
“好。”老乔治点了点头,“理论说完了,现在是实践。今天,我们就做一个东西,一把真正能用的求生匕首。”
他从墙角一堆不起眼的材料中,抽出了一根看起来灰扑扑的,大约三十厘米长的圆形钢条。
“这是5160弹簧钢。”老乔治将钢条递给林予安,让他感受分量,“从一辆报废的福特皮卡上拆下来的板簧,坚韧、耐操、保持性好,是做一把好用的野外工具刀的最佳选择。”
“我们的目标,是把它锻造成一把刀胚,记住步骤,锻尖、开锋、塑形刀柄、最后切断。”
老乔治将钢条的一端送入炉火中,“第一步,锻尖,看清楚我的动作。”
当钢条被烧到明亮的橙黄色时,他迅速将其取出,放在铁砧上。
“要把它变尖,不是只敲打末端。”他一边说,一边演示。
“看,从这里开始,离末端大概五厘米的地方,用锤头靠近你身体的一侧,向下外侧发力,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241章 终学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