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叫‘半面锤击’,每一次敲击,都要把铁‘推’向末端。”
“铛!铛!铛!——”
他的锤击富有节奏,每一次都精准地落在钢条的肩部,那圆形的钢条末端,在他的锤下,如同被拉伸的面团,迅速地变长、变细,形成了一个均匀的锥形。
“四面都要均匀受力,否则尖就会歪掉。”他迅速地翻转着钢条,确保每一面都得到了均匀的捶打。
当颜色降到樱桃红时,他立刻停止了重击,将钢条送回炉中。
“现在,你来。”他指了指另一根一模一样的5160弹簧钢。
林予安深吸一口气,将钢条烧到他记忆中完美的亮橙黄色,然后取出。他回忆着刚才老乔治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抡起了八磅锤。
“铛!——”
声音清脆,落点精准!
老乔治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这一锤,无论是角度、力度,还是时机,都完全不像一个新手!
林予安没有停顿,迅速地翻转钢条,开始进行系统的“半面锤击”。
他的动作虽然没有老乔治那么写意,但却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一次翻转的角度、每一次落锤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铛!铛!铛!铛!——”
那声音,不再是笨拙的敲打,而是一段富有韵律的清脆交响。
原本需要老师傅反复提点、新手至少要废掉几根料才能掌握的锻尖过程,他竟然一次就成功了!那锥形尖端,线条流畅,居中不偏,堪称完美。
“回炉。”老乔治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奇。
“接下来,开锋。”老乔治再次演示。
“就是把刀刃的部分砸薄。锤击的角度要更小,更平,从刀背向刀刃的方向,一下一下地把铁‘挤’出去。想象你是在用锤子,把一块黄油抹开。”
他只演示了一轮,林予安便立刻心领神会。
轮到他自己操作时,他不仅完美地复制了老乔治的动作,甚至在锤击时,身体会下意识地根据铁块的颜色和声音,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
当温度高时,他下锤果断有力。当温度降低,他则会切换成更轻更快的锤击来修正细节。
这种对材料状态的本能感知和即时反馈,是一个铁匠最宝贵的天赋!
老乔治彻底沉默了,他背着手,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林予安如同一个已经练习了十年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241章 终学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