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才。”
待讲毕,杜世清将诸人策录尽数呈上,朱标翻阅至韩清风之策,沉吟良久,唤吴琼低语数句。
翌日清晨,东宫传旨,韩清风破例入东宫行读,列为建德堂副讲。
消息一出,满朝皆惊。
讲策仅三日,立刻起用讲士,太子用人之速之断,令人侧目。
而更令外界不解的是,韩清风出身寒门,素无显亲故,唯于三年前一度投书礼部,被刘广斥为“辞尚诡巧”,自此无缘仕途。
此番复起,登堂入东宫,等若打了刘广一个耳光。
果然,数日后,礼部便有人借题发挥,称“新设讲士未历荐举,不合体统”。
朱瀚闻之,轻笑一声:“果然按捺不住了。”
黄祁在旁:“是否遣人应对?”
“不必。”朱瀚摇头,“东宫设讲,是为论道,不是设官。韩清风虽未历荐举,但非授官而是行读。”
“他们若真敢上疏弹劾,反成虚击。”
黄祁迟疑片刻,道:“王爷那韩清风若是东宫启用之人,是否需查其底细?”
朱瀚缓缓转身:“你倒提醒了我。”
“既能策言得体,又为旧被斥者,却无怨语,可疑。”
“你去查,不为阻他,而为护东宫。”
“倘若他真心奉道,可扶;若是假意投名,我自替朱标斩根。”
黄祁领命离去。
数日后,朱瀚于书房独坐,手中握着一份案牍,是黄祁递来的密报。
他扫过纸上文字,神情未变,淡淡道:“果然,还是有人替他铺路。”
黄祁低声问:“背后是谁?”
朱瀚缓缓念出:“刘广。”
黄祁神色一震:“可他当初却斥其策文为诡巧”
朱瀚笑了:“那是挡门之言,实则藏锋待时。”
“韩清风近年未再上书,反常即为异。”
“他是刘广藏的一张棋子。”
黄祁问:“那王爷如今是否要令太子撤之?”
朱瀚不语,良久后缓缓摇头:“不。”
“此人有才,且如今确有可用之处。朱标看中他,便让他用。”
“只是此事之后,我要看朱标能不能看清这人底牌。”
“若他真能掌得住韩清风,便能压得住更深的局。”
窗外月光如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色江南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非为策论,只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