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萍抬眸:“可这口子之后,恐怕会有更多。”
“我知。”朱标转首,“所以我要堵的,不是‘裘慎’,而是齐王。”
她轻声:“您已有打算?”
朱标望着堂中新设的“问道馆”牌匾,轻语:“裘慎敢挑名位之责,我就让他尝尝‘名’与‘责’的真意。”
“再过三日,我亲登讲席,设一题——储位可议否?”
顾清萍一惊:“您这是要主动挑开?”
朱标神色平静:“他们以为我不敢说,那我便说。”
“他们以为我只敢回言,那我便主动设问。”
“只要我掌控局面,我说什么,他们才不敢回什么。”
顾清萍望着他目光中的锋锐,一时怔神。
“殿下”她轻轻开口,“您已然学会不再等局,而是起局。”
朱标轻笑:“皇叔替我挡了太多局,如今——我要自己替他扛几剑。”
三日后,建德堂外,士子云集,问道馆座无虚席。
朱标亲临讲席,身着东宫素绯,手执白简,立于堂前,目光所及,皆肃然静听。
“今日之题,非策,非辩,是问。”
他朗声开口:“诸位皆为国子监、太学中人,讲政讲礼,皆本于典籍,学于世道。”
“我今日只问一句——储君之位,可议否?”
堂下一片震动。
韩清风率先起身:“殿下此问,愿听其意。”
朱标点头:“诸位所讲,常言‘道统’,却避‘人主’。而储位既系于国统,又存于人间,若不敢言、不肯论,何来明政?”
“我非为己辩,只为正此纲。”
“诸位以为,储君之责,止于承命?止于守节?”
“若是,我不配为太子。”
“但若责任既重,亦当有问。故我设此题,望诸君畅言。”
“讲其宜讲,不拘朝章;言其可议,不避尊卑。”
语落,堂中沉寂片刻。
一名年约三旬的讲士拱手而出:“若殿下允我直言,学生愿为开讲之人。”
朱标轻拱手:“请。”
那人朗声而答:“太子之位,承命于君,但行事于朝。若其德不配位,则应言而上奏;若其政有可议,则应指而正之。”
“此非夺储,乃保统。”
堂中轻声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色江南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十二人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