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至于为什么,唐植桐说不出来。
至于后面双方家长为什么会见面,大概是因为时代在进步,礼仪在发展吧,家长见见面总得谈谈彩礼啥的。
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见面是为了排除年轻时坦诚相待过的可能性,若是“有情人终成兄妹”,那乐子可就大了。
下午炒完菜、做完汤,唐植桐匆匆吃了一口,载着两口冰棍箱子就回了家。
今儿回去一次,下次就得等劳动结束了。
回家之前,唐植桐没忘记此次给凤芝收集的小竹棍,足足有两捆,别说凤芝,就是再分给凤珍、静莹、敬民一些也足够了。
除此之外,唐植桐又薅了一包知了猴,接下来的半个月,他都要在会堂老老实实坐着开会,趁现在还在“出差”期间,能以此为借口给家人补充一下营养,他自然不会放过。
不过这次没有冰棍,随着在麦场参加劳动的社员越来越多,两箱冰棍能够分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剩下让唐植桐往家里带。
等到家后,唐植桐竟然发现凤珍回来了!
“咦?你们这结束的够早啊,还不到一个星期吧?”将小竹棍交给凤芝,任由她先乐呵着,唐植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凤珍,黑了不少,身上倒是干净,估计是回家后洗澡了。
“嗯,收割完就让我们回来了,打场用不上我们。听说是生产队觉得人太多,心疼粮食,干点就快了一点。”凤珍点点头,同样的话,她已经跟母亲和嫂子说过一次。
“嘿,够抠门的。行吧,明天是星期天,回来就在家好好歇一天,缓缓。”农场那边的亩产量110斤,其他同期麦收的地方也好不到哪儿去,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哪怕是只有一个班的学生,一天也足以吃下一亩地的产量,这放谁身上都不会好受。
“老师说要以‘丰收’为题材,结合这次劳动写一篇作文。”凤珍愁眉苦脸的说道。
“正犯愁呢,凤珍不知道按照实际看到的写,还是说假话。”小王同学放下丈夫带回来的知了猴,在旁边补充道。
“这不冲突,模棱两可的写呗。”枪弹分离后,唐植桐将五六半竖在墙边,打算一会带到厢房。
“你也是去农场见识过真实情况的,快跟凤珍说说。”小王同学笑着催促道,其实这活她也能干,只不过当着婆婆的面教小姑子撒谎,总感觉有些不合适。
“开头写你们在得知下乡劳动后有多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