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你一颗。”唐植桐手伸进兜里,掏出了大半盒华子,这还是吴海洋之前送给自己的存货,被自己以交际为由从衣橱里拿出来扔在了空间。
“你不是戒烟了吗?”霍效平见唐植桐熟练将烟叼在嘴里,问道。
“小孩子不该问的不要问。”唐植桐笑笑,掏出火柴先给霍效平点上,又给自己点上。
小王同学有喜了,自己今年的kpi也就完成了,面对即将到来的饥荒,唐植桐深感无力,破例抽颗烟舒缓一下情绪还是可以的。
霍效平明显是个不抽烟的,一口烟下去,呛的直咳嗽。
唐植桐也好不到哪儿去,已经戒烟近半年,身体早已习惯了没有尼古丁的状态,一口烟下去,不仅咳嗽,头也开始发晕。
“真不知道这烟有什么好抽的。”霍效平咳嗽完,看着手里的烟,想扔,又有点舍不得。
他想起了父亲在家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根接一根的抽,电话一通又一通的打,每当打开书房的门,总是那么烟雾缭绕,让人难以适应。
“等你有了烟瘾就知道了。”唐植桐改为小口吸,刺激性小就没那么容易咳嗽了,但依旧感觉烟的气味有些难闻。
霍效平尝试着又吸了一口,接着又是一阵咳嗽。
事不过三,霍效平这次不再犹豫,将烟扔地上用脚踩灭:“刚抽两口,可惜了这么好的烟。”
“能使你心情舒缓一点,就不算浪费。”唐植桐对此看的很开,男人手中的烟,也许不仅仅是习惯,还可能是治疗焦虑的良药,还有可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
周先生抽了一辈子烟,写出了无数名篇,恐怕想不到因为一张夹着烟头的画像,被投诉会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引导吧?
照这个逻辑,不光周先生的画像得改,教材也得改,历史也得做检讨。
大家不用过端午节,更不用纪念屈原了,因为投江比抽烟造成的不良影响更严重。
也不用背李白的诗了,因为饮酒有害健康,李白在里面写了太多的酒,很多也是酒后一挥而成,恐怕孩子们更高兴,将进酒那么长,终于可以不用再背诵了!
还有岳飞,吓得连夜洗纹身,有纹身怎么能进体制内工作呢?岳母刺字恐怕得改成岳母用毛笔“赐”字吧?因为笔墨可以洗掉。
就连朱自清的背影也得改,“横穿铁轨爬站台”高低得改成“绕过站台买橘子”。
甚至建国大业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