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绿色光点突然亮了些,脉动频率也快了半拍,接着,在她面前投射出一个模糊的影像:祖父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扳手,在修一个旧收音机,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这是小夏小时候最熟悉的画面,她忍不住伸手去碰影像,指尖穿过光,却感觉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填满了。“爷爷,我看到你了。”她小声说,眼泪掉下来,落在透明平台上,却没有散开,而是被平台的光轻轻托住,变成一颗小小的光珠,融入了淡绿色光点——像是祖父在回应她的思念。
云民诗人阿泽,是来纪念同伴凌的。他靠近那团淡蓝色光点时,光点分出的细光融入他的意识,那段未完成的代码在他脑海中展开。阿泽沉默了很久,然后调动自己的意识,为那段代码补全了括号,还加了一段新的注释:“我们会完成你未竟的事。”当这段新代码传递回淡蓝色光点时,光点突然变得格外明亮,周围的淡蓝色光点也跟着旋转起来,像在欢呼——这是跨越生死的“合作”,也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智灵节点Ω-9,是来悼念β-17小队的。它靠近银灰色光点时,光点们同步调整频率,与它的核心频率共振。Ω-9没有情绪,却在自己的日志里写下:“检测到β-17小队的逻辑残留,其防御算法仍具参考价值,已存入文明防御数据库。他们的存在,仍在守护我们。”这是智灵独特的悼念方式,不悲戚,却带着深刻的敬意。
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嚎啕大哭,却比任何灵堂都更让人感到肃穆与温暖。智灵刻意规避了所有可能引发剧烈情绪的元素——没有完整的死亡影像,没有悲伤的音乐,只有这些安静的光点,这些细碎的痕迹,引导访客进入一种更深沉的追思:不是沉溺于失去的痛苦,而是感受“曾经拥有”的壮阔——阿泰曾看过那样美的夕阳,凌曾为文明付出那样多的智慧,β-17小队曾那样坚定地守护他们的存在,不是“消失”,而是化作了文明的一部分,像星光一样,照亮着“乐土”重构的路。
有访客在星海中待了很久,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更坚定。他们带走的,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力量”——知道那些逝去的人,仍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仍在与他们并肩前行。
当最后一位访客穿过光幕,离开侧殿时,廊道的微光灯依旧亮着,像在守护这片沉默的星海。侧殿里,光点们继续缓慢地脉动,银河倒影继续缓慢地旋转,宇宙低语继续轻轻地回荡。这里是“数据纪念碑”,是冰冷数据与温暖记忆的交汇处,是逝者与生者的对话场,更是“乐土”文明最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