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监测生命保障系统时才会打开。“拒为虚拟幻影所惑,专注于眼前真实之物——手中之泥土,作物之生长;专注于身边切实之人——邻里之笑语,家人之温暖。吾辈追求,乃脚踏实地之真实,非漂浮无根之虚妄。”
年轻的工程师艾拉,听到这里,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旧数据手环——那是她在地球时用的,现在早就关了机,只当是个装饰。她想起刚到火星时,还习惯性地想接入云海查“火星种植指南”,却发现这里没有稳定的信号,最后只能跟着哈桑学翻土、看土壤干湿。现在她的手上磨出了茧,却能一眼看出哪块土该浇水,哪块土该松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踏实,是以前在云海数据里永远得不到的。她轻轻摸了摸手环,心里默默说了句:“以后,就靠自己的手了。”
“三、重社群。”哈桑的声音软了下来,像春风拂过麦田。他看向托马斯和隔壁的木匠彼得——上周两人因为争一块好木材吵过架,后来还是大家一起商量,把木材劈成两半,一人一半才解决。“于此新地,吾辈当互助互爱,视邻里如手足。遇争端,则聚而共议,求公正之道;有财富,则共享成果,避贫富之壑。”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在此,吾辈誓言,不以算力高低、数据多寡论尊卑贵贱,唯以勤劳之双手、睿智之头脑、与仁爱之德行服人。”
托马斯和彼得听到这里,悄悄对视了一眼。托马斯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点不好意思的笑容,彼得也挠了挠头,伸手拍了拍托马斯的胳膊——不用说话,两个人心里都明白了:在火星,没有谁比谁更厉害,只有一起活下去,才能把日子过好。站在他们旁边的伊芙琳,看着这一幕,嘴角也扬了起来,她想起在地球时,邻居们住得近,心却远,现在在火星,大家挤在小小的石屋里,心却贴得比谁都近。
“四、传薪火。”哈桑的目光变得悠远,像是能看到几十年后的火星。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是他父亲传给他的农耕手记,纸页都脆了,里面记着地球各种作物的种植方法,还有他自己加的批注。“吾辈携地球古老之智慧、农耕之技艺、为人之根本,远涉星空至此。此非仅为生存,更为传承。”他把书放在石板旁边,书脊上的“农耕手记”四个字,在油灯下泛着淡淡的光。“吾辈誓言,将以此身、此行、此生,口传身授于子孙后代,使其勿忘本源自何处,勿失为人之根本。令此火星薪火,永续不灭。”
莉娜听到这里,眼睛有点热。她是社区的教师,带了一箱子实体书来火星,有童话、有历史,还有数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