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智慧生命能以“重复斐波那契序列”的方式回应(比如用同样频率发送相同数字),胶囊会启动二级唤醒——内部的“核辐射传感器”开始工作,检测地表是否存在核裂变(铀-235裂变)或核聚变(氢同位素聚变)的痕迹。“这是文明的第一个关键岔路口,”埃莉斯舰长说,“当一个文明掌握了足以自我毁灭的能量,却没有选择毁灭自己时,才真正具备理解‘共生’的智慧。”
只有检测到稳定的核能利用(非武器化,比如核电站的辐射特征),胶囊才会解锁“知识模块”,允许外部生命读取基础科学与人文内容;若检测到核武器爆炸的痕迹,胶囊会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延长唤醒时间——“我们不能把复杂的知识交给一个还在自我毁灭边缘徘徊的文明,”伊莱亚斯严肃地说,“那会加速他们的灭亡。”
3.终极激活:伦理成熟的“钥匙”
当外部文明读取“教训模块”后,若能通过胶囊内置的“伦理测试”(比如提出“如何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合理方案,或展示不同族群的平等共处案例),胶囊才会解锁“生命模块”与“问候模块”——此时,地球的基因样本与完整的乐土宣言才会完全开放。
“这就像给孩子递刀,”莉娜比喻,“必须先教会他如何安全使用,才不会伤到自己或别人。我们的礼物,要交给真正‘成熟’的文明。”
五、埋藏与伪装:融入自然的“谦卑”
机器人将时间胶囊轻轻放入5米深的坑中,胶囊底部的“定位锚”自动弹出,嵌入玄武岩层,确保不会因地质运动偏移。随后,“蜂鸟-06”用塑形器将挖出的红色土壤与本地岩石混合,分层回填——先铺1米厚的碎石层(防止地下水渗透),再铺3米厚的土壤层,最后在表层覆盖一层从周围采集的菌毯碎片(由“蜂鸟-04”小心切割,确保不会损伤菌毯主体)。
伪装完成后,地面上只留下一个与周围环境完全一致的圆形区域——红色土壤上点缀着浅绿色菌毯,甚至有几只“藻类聚合体”(类似地球的浮游生物)被机器人轻轻放在上面,它们缓慢地爬过伪装层,没有丝毫异常。“从空中看,这里和其他地方没有区别,”老马满意地看着屏幕,“即使有动物经过,也不会发现下面埋着东西。”
登陆舱在完成任务后,没有立刻升空——它的底部伸出一根“取样管”,但没有采集土壤或菌毯样本,而是释放出微量的“生态修复剂”,中和激光切割时产生的微量有害物质,随后才启动推进器,缓缓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