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播种协议第12条:不带走任何原生样本,不留下任何人工痕迹,”埃莉斯舰长强调,“我们是访客,不是掠夺者。”
六、告别与远航:星辰下的“祝福”
当登陆舱返回“播种者号”,飞船的世代引擎再次启动,这次的尾焰是柔和的淡紫色——这是“低功率巡航模式”的标志,飞船将以0.05倍光速驶向另一个潜在的“播种目标”(距离“希望之星”12光年的“南门二星系”)。
莉娜和船员们聚集在主观测甲板,最后一次凝望“希望之星”。那颗蓝绿色的星球在视野中逐渐缩小,表面的云层依然像柔软的棉絮,绿原区的小麦已经长出嫩绿的叶片,在恒星的光照下泛着微光。“不知道要等多久,我们的礼物才会被发现,”年轻的实习船员小声说,语气中带着遗憾。
“或许几百万年,或许几千万年,”莉娜摸了摸他的头,指着屏幕上的时间胶囊,“但没关系,好的礼物值得等待。就像我们的祖先等待‘欧罗巴之梦’的实现,等待了几百年;我们等待抵达这里,等待了近千年。文明的传递,本就是一场跨越时间的接力。”
老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金属盒,打开后里面是一片干燥的小麦叶——这是“闪电”在飞船上结出的第一粒种子长出的叶片,他将叶片递给莉娜:“留着吧,算是给‘希望之星’的纪念。”莉娜接过叶片,轻轻放在园圃日记里,那一页正好画着“希望之星”的想象图,她在旁边写下:“2189年7月15日,我们在这里埋下了地球的礼物。愿它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为这个世界带来温暖。”
伊莱亚斯打开光脉网络,播放起第一代船员哈桑弹奏的尼罗河的记忆,琴声在观测甲板上回荡,与引擎的低鸣交织在一起。埃莉斯舰长举起手中的“纪念杯”(用回收金属打造,杯身上刻着“播种者号”的航线图),对所有人说:“我们完成了使命,但‘播种者’的旅程还没有结束。下一个星球,下一份礼物,还在等着我们。”
“希望之星”最终化为星海中的一个光点,与其他星星融为一体。莉娜靠在观测窗前,看着那个光点,在心中默念:“再见了,朋友。愿你长出自己的文明,愿你永远不必经历地球曾有的痛苦。愿宇宙中,多一个懂得‘共生’的伙伴。”
“播种者号”的尾焰在深空中划出一道淡紫色的轨迹,像一条温柔的丝带,连接着地球与“希望之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这艘承载着文明使命的方舟,再次驶向星海深处——它留下的不是旗帜,不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