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辩论:伊莱亚斯激动地将战地日记拍在“共识坛”上,书页散开,露出莉奥拉记录的“源流信号草图”;李教授则平静地拿出自己的信号分析笔记,用红笔圈出相位延迟的细节,“伊莱亚斯先生,你看,这是莉奥拉的草图,这是现在的信号,它们在第12层脉冲有明显差异——莉奥拉不会希望我们仅凭相似就下结论。”莉娅与艾琳娜的对话:莉娅的数据流气泡对着艾琳娜的光脉徽章闪烁,“你这枚徽章是艾拉残留意识颁发的,但艾拉已经快消失了!没有战舰,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艾琳娜轻轻抚摸徽章,“艾拉消失前告诉我,‘源流’害怕的不是力量,是团结——它摧毁的都是内部分裂的文明。”凯伦与共识之环的协作:凯伦的数据流与共识之环的棱柱指示灯同步闪烁,他们共同调出“监测网建设方案”,“我们可以将‘远眺者’的算力提升50%,同时让冥河阵列调整观测角度,每30分钟与监测站同步一次数据——这样既能快速获取证据,又不会浪费资源。”
2.年轻代表的声音:文明的未来视角
在激烈的交锋中,年轻代表的声音成为了“共识的催化剂”——25岁的原人代表莉莉(地球记忆博物馆的讲解员),她的虚拟形象带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手里拿着一本文明种子绘本,这是她为孩子们编写的,讲述“播种者号”的故事。“各位前辈,”莉莉的声音清脆,却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我每天都在博物馆给孩子们讲‘源流’战争的故事,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我们以后还会打仗吗?’我不想告诉他们‘会’,也不想骗他们‘不会’——我想告诉他们,我们在努力让‘不会’成为可能。”她打开文明种子绘本,展示其中一页:“播种者号”在星海中航行,下方是“希望之星”的绿色大陆,“‘播种者号’在远方播种和平,我们在故乡守护家园。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建造战舰,孩子们会以为战争是唯一的答案;如果我们继续深化共生,他们会知道团结才是力量。”莉莉的话让议会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伊莱亚斯看着绘本上的“希望之星”,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战地日记的封面;莉娅的数据流气泡颜色逐渐从红色转为橙色;李教授推了推眼镜,在信号分析笔记上写下“加强监测+共生训练”。
3.初步共识的达成:韧性的证明
经过8小时的激烈讨论,“共识之环”最终提出了三维应对方案,并得到了议会的多数支持:
监测维度:建立“远眺者-冥河-月球”三维监测网,算力提升50%,每小时更新一次信号数据,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