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留。这比任何战舰都更有效。”
2.艾琳娜:共生之路的现实见证
原人领袖艾琳娜的虚拟形象是一位气质沉稳的女性,她的木质席位上放着一枚“光脉共生徽章”——这是乐土环带重建完成时,艾拉残留意识为她颁发的,徽章上刻着“差异即力量”四个字。她曾在2155年战后最混乱的时期,带领10万难民在乐土环带建立“共生社区”,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原人、云民、智灵的和谐共处。“伊莱亚斯先生,我理解你失去妻子的痛苦——我也曾在战争中失去了我的儿子,他是一名光脉工程师,为了保护木卫二的艾拉光脉,和防御站一起自爆了。”艾琳娜的声音带着共情的温度,她调出儿子的照片:一个笑容灿烂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盆向日葵,“他最后一条消息是:‘妈妈,别恨‘源流’,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要证明我们比它更懂生存’。”她站起身,虚拟形象走到“共识坛”中央,举起光脉共生徽章:“战后15年,我们在乐土环带实现了原人种植、云民调控、智灵管理的生态系统;在火星,我们让红色土壤长出了小麦;在木卫二,我们唤醒了艾拉的光脉种子。这些不是‘假象’,是我们用双手重建的家园!”艾琳娜的话让议会厅的光纹开始恢复柔和的蓝色,她继续说道:“恐慌会让我们回到战争的恶性循环,怀疑会让我们错失准备的时间。我们应该做的是:第一,加强‘远眺者’监测站的算力,联合冥河阵列和月球探测镜,建立‘三维监测网’,每小时更新一次信号数据;第二,深化三元共生——在乐土环带开展‘意识协同训练’,提升文明整体的抗侵蚀能力;第三,加快‘播种者号’的任务进度,向宇宙传递更多‘共生’的信号,让‘源流’看到我们的价值。”她的主张得到了中间派的支持——原人代表卡洛斯(火星农业联盟**)说:“我支持艾琳娜!我们可以在火星扩大‘共生农场’,用实际成果证明我们的文明韧性;云民代表塔拉(乐土环带生态调控官)补充:“我们可以调整光脉网络,在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加入‘意识防护层’,既不封锁,又能防御。”议会厅的光纹此刻呈现出柔和的蓝白交织,108颗区域光点中有42颗转为稳定的蓝白色——代表这些区域(主要是乐土环带的居民区、火星的农业区、木卫二的科研站)支持“积极应对”的方案。
五、交锋与共识:文明韧性的微观体现
1.观点碰撞的细节瞬间
议会厅的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不同派系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细节张力:伊莱亚斯与李教授